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ID:15431178

大小:174.8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3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_第1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_第2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_第3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_第4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技术与设计”课程模块建设方案一、课程板块培养目标本技术与设计课程大板块主要有原先相关的劳动技术拓展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的陶艺、美术等与设计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发展整合构成,本大课程板块向上服务于学校总体课程改革的大框架,向下统领涉及创意设计和动手技术等具体的课程内容。本大课程板块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首先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出要求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技术素养,然后结合复旦附中十年发展规划的愿景,考虑到大学附中的传统特点和作为首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特点,确定本大课程板块应该培养的学生技术素

2、养。总体培养目标:本技术与设计大课程板块作为复旦附中具体培养学生在通用技术范畴内的相关技术素养的载体,应积极引导相关专业教师促使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对附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利用科学原理对工业和艺术产品进行自主、有创意设计的意识,通过一至两个学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一些常用的技术工具,包括基本的金工设备、电子技术、常见的设计软件、影视编辑工具和软件以及陶艺制作的相关工艺等,初步具备有创意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可以初步制作具有自主设计创意的相关作品或产品。

3、二、达成技术与设计板块目标的课程载体以上有关技术和设计方面的素养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课程设置初步进行训练和培养。首先我们在学校课程的基础性部分严格按照国家和上海市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习课时,达到规定的课程标准。有关技术类课程的基础型部分可以参见相关的劳动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课程的学科课程标准,这里不再详细叙述。技术与设计课程的开设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技术素养形成规律、我校相关专业教师的人数以及学校的相关资源、目前的设施设备、学校的传统特点和特色,甚至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就业需求等因素。下面提供的是具有复旦附中校本化特色的拓展型课程:

4、在劳动技术方面,主要的课程有:机器人结构实体设计(高一上)机器人结构制作(高一下)数字控制技术(高二上)自动控制技术(高二下)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等)在信息科技方面,主要的课程有:电视新闻与专题片制作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涉及与艺术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方面的课程有:陶艺制作影视艺术作品的实验制作另外由于信息科技学科中还涉及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内容,如C语言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这部分主要侧重于数学建模和逻辑思维,因此,建议涉及这些知识的课程可以放到数学与逻辑这一课程大板块中。三、课程设施建议通用技术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价值和鲜明的课程特点,通用技

5、术课程的学业评价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异,综合、实践、应用、创造和开放是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的重点。具体的评价阶段有:1.过程性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2.阶段性评价——学完章节内容后的评价;3.终结性评价——学完模块内容后的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四、各具体课程的课程框架与内容设置关于高二劳动技术拓展课程的设计高二年级(上)《数字控制技术》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作为高一(下)和高二(上)劳动技术课程知识向深度和应用方向的拓展技术上以逻辑控制为主:特征是不可编辑。是自动控制的入门课程。课程目标:高一年级(下)《机器人结构制

6、作》完成的实物平台上,设计并制作一数字逻辑电路为主要技术(为高二数字电子技术的延伸)的控制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结构的运动控制。教学内容:课时401、4011/4017等逻辑电路及原理52、光敏/红外/温度/超声波等传感器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03、电路设计与制作104、运用逻辑电路控制小车沿设定轨迹行走15教学方式:理论+实践,重在实践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连上)教学条件:利用现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学生:高二有兴趣的学生30~40人教师:高二电子技术教师1高二年级(下)《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作为高一(下)机械设计、金属加工和高二(上)

7、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向深度和应用方向的拓展。技术上是以微电子和程序控制为主,特征是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目标:高一年级(下)《机器人结构制做》完成的食物平台上,设计并制做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和程序为主要控制技术(为高二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延伸)的控制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结构运动的智能控制。教学内容:课时401、单片机基础知识2、自动控制技术基础知识103、电路设计与制作10、4、程序设计5、运用软件、硬件和机械结构完成一个简单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和控制15教学方式:理论+实践,重在实践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连上)教学条件:利用

8、现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学生:高二/三有兴趣的学生30~40人教师:高二电子技术教师1高一年级劳动技术课程方案一、必修课程设置高一年级(上学期):金工技术+CAXA设计1、课程目标:以计算机辅助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