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学复习总结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

ID:15434135

大小:1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_第1页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_第2页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_第3页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_第4页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资源学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水资源评价:是指对资源的来源、范围、可依赖程度和质量进行确定,据此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二、等值线法借用包括该区在内的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图,从图上查算出流域内的平均年径流深,乘以流域面积,来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基本定向指标:是一组用于确定可持续利用方向的指标,是反映可持续性最基本而又不能直接获得的指标。基本定向指标可选择生存、能效、自由、安全、适应和共存6个指标。可测指标:即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指标,按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划分,个子系统中的可测指标由系统本

2、身有关指标及可持续利用涉及的主要水资源指标构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1、综合评分法2、不确定性评判法3、多元统计法4、协调度法5、多维标度法四、水资源价值的体现:a)维持生命和非生命系统的价值水对人类生存与繁衍的价值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水对非生命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是决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水资源满足上述生命与非生命系统存在发展需求的程度和效用,就是水资源对生命和非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价值。b)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人类生存和繁衍对水的需求是最根本的需求,而发展则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期望。要实现发展目标,离

3、开水资源的供给和水环境物质的支持是绝不可能的。以此,水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的程度,就是水资源、水环境的价值。c)水的生态价值水要不断满足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精神需求,必须保持和改善水所依托的母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稳定有序的自然生产力和抗御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水对生态系统正常运转需求的满意程度与作用,就是水资源的生态价值。d)水的环境价值水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求。水具有净化环境或同化污染物的功效,是美化环境、美化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这就是水的环境价值。e)水的

4、文化价值人类除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精神需求。人们追求的精神环境,离开清洁的水几乎是不存在的,尤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就愈来愈强烈,水的文化价值就愈来愈重要。五、国外代表性水利工程:(1)胡佛大坝位于内华达与亚利桑那两州交界处的黑峡中,在美国,世界上最高的拱形坝,同时还是世界高坝中长度最短的大坝。(2)阿斯旺水坝在埃及尼罗河上的一座综合水利枢纽工程。(3)努列克水利工程前苏联,位于布利桑京峡谷中。(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5)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巴基

5、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内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六、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主要内容:1、自然水环境包括水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表现,水环境的容量、水环境质量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自净能力,区域(流域)水资源总量,区域水动力学特征。2、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及内部结构问题,探索现实可行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适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合理的工农业生产布局,社会对物资的需求;国民经济内部结构包括工农业发展比例、农林牧副渔发展比例、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基础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比例等。3、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

6、间的平衡协调耦合关系,是有一定限度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达到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水环境容量与自净能力,在水环境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通过分析人口的增长变化趋势、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研究预期人口对工农业产品的需求与未来工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5.寻求进一步开发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探讨人口适度增长、水环境承载有效利用、水环境功能持续正常发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分析方法:1.多目

7、标规划法该方法采用分解——协调的系统分析思路,将社会、经济、环境等子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的约束机制进行高度概括而得到一个数学模型。2.综合指数法它是一种采用统计的方法,选择单项或多项指标,反映地区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和阈值的简捷方法,主要有向量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水环境承载能力指标可采用水质体系指标和水体水质类型,显示水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3.系统动力学学法它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4.系统分析法依据系统论及其分析原理,采用动态模

8、拟和数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拟定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四、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步骤:1、划分研究子分区。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地区差异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未来计划发展方向,确定出水资源供需分析分区,以便有利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2、根据地区水资源分区进行全区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搞清地区水资源特性、数量、质量及可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工作,以备提供新增供水工程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