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

ID:15455931

大小:2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_第1页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_第2页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_第3页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_第4页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遵义五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试题(请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前20小题每题2分,后1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1.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5.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与雅典民主政治的

2、高峰期相伴②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探究的领域主要是自然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9.某校举行《儒学是进步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的辩论赛,在陈述环节中有一方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它是哪一项A.早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

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10.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道路③演绎了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④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4、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1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19.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解释20.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B.宗教

5、改革运动受到所有贵族的镇压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24.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如今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帮助,计算机网络最早出现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末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2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

6、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B.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部历史文献的作者应是A.李贽B.郑观应C.康有为D.李大钊30.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①实业救国思潮②维新变法思潮③民主共和思潮④社会主义思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其中第31题15分,其中第32题10分,

7、其中第33题10分,共35分)31.20090316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