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

ID:15505182

大小:34.9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3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_第1页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_第2页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_第3页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_第4页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爆炸事故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制定。(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病程较长,多在4~6周以上,常持续或反复发作。(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4)结合结肠镜、钡剂灌肠、结肠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

2、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腔及肝胆等肠道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血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③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和桥形黏膜等。(3)钡剂灌肠检查: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13—(4)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活动期:①固

3、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②隐窝内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期: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宽;④潘氏细胞化生。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②同时具备以上

4、条件(1)和(2)或(3)项中任何一项,可拟诊本病。③如再加上(4)项中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以确诊。④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UC,需随访3~6个月,观察发作情况。⑤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轻度慢性直、乙状结肠炎不能与UC等同,应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寻找病因。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病变范围及并发症。①临床类型:可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初发型指无既往史而首次发作;暴发型指症状严重,血便每日10次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可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除暴发型外,各型可相互转化。

5、—13—②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每日腹泻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沉降率>30mm/1h。详见Truelove分度表(表1)。表1:Truelove和WittsUC分度表*项目轻度重度粪便(次/天)<4>6便血轻或无重体温(℃)正常>37.5脉搏(次/分)正常>90Hb正常<75%ESR(mm/1h)<30>30*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③病情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缓

6、解期。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也称Mayo指数,较为简单实用,见SutherlandDAI表(表2)。慢性活动性或顽固性UC指诱导或维持缓解治疗失败,通常为糖皮质激素抵抗或依赖的病例。前者指泼尼松龙足量应用4周不缓解,后者指泼尼松龙减量至10mg/d即无法控制发作或停药后3个月复发者。表2:SutherlandDAI表项目计分0123腹泻正常超过正常1~2次/天超过正常     3~4次/天超过正常>5次/天出血无少许明显以血为主黏膜表现正常轻度易脆中度易脆重度易脆伴渗出医师评估病情正常轻中重—13—注:总分为各项之和。≤2分为症状缓解

7、;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④病变范围:分为直肠、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脾曲以远)、广泛结肠(脾曲以近)、全结肠。⑤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肠外可有关节、皮肤、眼部、肝胆等系统受累;并发症可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二)证候诊断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1.大肠湿热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脾虚湿蕴证: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痛隐隐,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

8、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3.寒热错杂证:下痢稀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