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ID:15529681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_第1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_第2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_第3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_第4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董英山(1976-),男,河南泌阳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郑州45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KGHAZ-00

2、95)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04-02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1200多所,在校生人数达到960余万,其中贫困生比例超过40%。贫困生指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低下,在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穷则思变的心理让许多贫困生发愤图强,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然而,也有一些贫困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成为经济、心理上的“双困生”。心理贫困指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在校大学生在经济上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从而

3、导致他们承受着一定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引起精神世界的负性变化以及产生的心理上的自闭或疯狂。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有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较大,有焦虑自卑倾向,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调查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贫困状况,对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级2686名新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UPI)测验。其中,男生1789人,占66.9%,女生887人,占33.1%;来自城镇310人,占11.6%,来自农村2366人,占88.4%;单亲家庭75人,占2.8%。贫困生802人,占29.5%。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中三

4、类心理问题学生的分布情况为:一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25分以上,第25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贫困生有87人,占10.8%,非贫困生有48人,占2.5%,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是非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的4倍。二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20~24分,第8、16和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贫困生有272人,占33.9%,而非贫困生人数为169人,占9%,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比例将近是非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的4倍。三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0~19分者,贫困生有443人,占55.2%,而非贫困生有17

5、57人,占93.7%。调查表明,贫困生的总体健康水平远远低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1.高校学费的增加和家庭经济的贫困。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直接原因。1997年,高校开始实行收费制度,这对普通家庭产生了较重的经济压力。学费大幅度增长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中国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在同等水平下,大量农村孩子和城镇低收入孩子上大学成为沉重的家庭负担,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改变家庭状况的压力,而贫困往往紧锁其前进之门。贫

6、困生经济困难、物质生活贫乏、生活忧虑,经常要为学费、生活费甚至家庭的经济状况操心。此外,贫困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但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都需要以经济做基础,所以贫困生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以致很难融入大学生活,丧失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导致心理贫困。  2.就业困难的现实。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低,在竞争中更没有优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短,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导致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贫困生看不到希望,这是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诱因。一些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就业指导服

7、务不到位,以至于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所限,实习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师资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影响了高职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困境让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很多贫困生厌学情绪严重。  3.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和不良认知。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也是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另一重要原因。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组织过一些培训,但很多流于形式。缺少辅导教师,很多贫困生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困境。此外,很多贫困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贫困生对自己所面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