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ID:15600367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4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_第1页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_第2页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精神,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校用人、聘用及分配制度演变情况回顾1.用人制度演变情况计划经济时期,用人方式分为固定工、合同工及临时工3类。固定方式用人为学校主要用人方式。  2004年,学校出台了“人事代理实施办法”、“人事代理人员聘用合同实施细则”。合同聘用的用人方式开始实施。  2007年,学校出台“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规范聘用(劳动)

2、合同管理的通知”、“聘用合同管理条例”、“雇员制人员管理办法”、“务工人员管理办法”。逐步规范用工管理。  现阶段,我校聘用人员队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多种用人方式并行。随着学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聘任制的推行,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事业化的劳动关系,也有企业化的劳动关系。  2.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2003年及以前,除有评审权的学科外,参加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学校根据岗位聘用。执行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参加省里的任职资格评审,有岗才能聘用。  2004年-2007年,学校采取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用

3、的方式。不进行资格评审,学校直聘。制定五个系列专技聘用条件;应聘正高实行同行专家评议;引进博士实行特聘专业技术职务;采取有限聘期和有限申请晋升次数等措施。  自2008年至今,实行岗位分级聘用。制定教师岗位核算办法;制定分级聘用条件;岗位数分配到院系;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二、三级岗每聘期重新聘用;打破身份界限,工勤人员可应聘专技和管理岗。  3.分配制度改革情况01年以前,分配模式为职务等级工资制+奖金。分配总量小、无激励。  01-02年,分配以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岗位由学校统一设置一至十级岗位,学院按岗位聘用。人

4、员聘用刚性较强、缺乏灵活性,挫伤了一部分人骨干的积极性。一至十级岗位之间津贴差距近17倍,分配差距较大。  03-05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学校主导、学院为主。学校设立1-4级校聘岗,由学校组织聘用,5级岗以下学院自主设定、聘用。岗位津贴与业绩津贴约各占50%。岗位津贴学校发放,业绩津贴打包至院系;业绩津贴按2-4倍发放。聘用及分配增加了灵活性,缩小了分配差距。  06年-至今,实行部分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校院两级管理。岗位业绩津贴全额打包至院系。进一步降低岗位津贴比例,加大业绩

5、津贴比例。减少岗位津贴不参与考核的问题,加大业绩考核,津贴构成增加了领导责任津贴。分配更为灵活,激励作用更强。  以教授为例,2009年较2006年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工资的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授年岗位业绩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51.89%下降到2009年的34.88%,各项津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13.92%上升到2009年的33.64%。学校工资总量增加较大;总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工资固化部分的增加;工资结构的变化突现岗位业绩津贴激励作用降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用人方面人员退出效果不明显。

6、在教师退出机制方面,学校先后出台了“人事代理聘用合同实施细则”、“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出台了“实行有限次晋升,待遇聘期内有效,连续受聘2个聘期人员,调整档案工资标准”;出台了“专技二、三级岗位不固定,每聘期重新聘用。受聘专技二、三级岗位人员,满足连续2个聘期(6年)或累计8年的任期条件,退休时,可按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标准计发退休费”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教师的人员退出及能上能下提供了政策保证。实际操作中受各方面的制约,效果不突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尚不够健全。目前,退休人员待

7、遇与退休前职务、退休前一个月这一时间点的档案工资紧密相关,从国家政策层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聘用能上能下的问题。校内操作中,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中又受限于国家政策。  此外,人员内部管理上基本编制的核定受制于国家政策环境,目前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人员岗位设置、岗位分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完善。  2.聘用制度方面制度瓶颈阻碍队伍发展。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真正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重制约了岗位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价标准老化。现有教师晋升评价标准为05年实行直聘初期,参照

8、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师资队伍评价指标制定,缺乏与各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系统有效的分类评价标准。  评审程序与保障措施亟待完善。学术评价是教师晋升评价的重中之重。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师晋升评价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评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