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

ID:15628517

大小:4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4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_第1页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_第2页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_第3页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_第4页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摘要】宋代自从建国,皇帝就倡议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朝野的政治气氛相当开明。宋太祖曾经自诩:不以言论杀人,从而形成了“士大夫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了“尚文抑武”的文官制度。宋代文官制度的确立,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并使其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始终以大一统局面延续下去;同时,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但是,宋代文官制度也带来了各种严重的政治恶果。【关键词】宋代文官制度得失【Abstract】Sincefoundingastate,emperorproposeandcur

2、eworldSongDaiwithcourtofficial,sothatpoliticalatmosphereofthecourtandthecommonaltyquiteenlightened.ThegrandfatheroncebraggedverymuchSong:Donotkillapersonwiththespeech,thusformthebasicprinciplesof"courtofficial'sdemocraticsystem",Setupcivilofficialsystemon"stilldocumentrestrainmilitary"

3、.SongcivilofficialofDaisystemstandreallyandmake"noblepoliticsismilitarypeoplewithdrawfromfeudalthehistoricalstagesofChinasbasicallyfromthenonbypolitics"atraditionalone;[1]AndthefeudalsocietyofChinathatthereaftermakelaststodownwiththesituationofbigunificationthroughout;Besides,maketheac

4、ademyrise,thescholarcomesforthinlargenumber,StudyofConfucianclassics,historiography,literature,scienceandtechnology,etc.areverydeveloped.However,civilofficialSongDai'ssystemshavebroughtvariouskindsofseriouspoliticalevilconsequences.【Keywords】CivilofficialSongDai'ssystemGainandloss14一、宋

5、代文官制度的得(一)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在选任官员的过程中,宋代始终强调文治。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深鉴五代时期武人专权跋扈之弊,注重任用科举出身的文臣。他曾说,任命文臣为地方官,即使都去贪污,也比任用武将的危害小。宋太宗即位以后,迅速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整个宋朝,每年由科举入仕的平均人数是361人,约为唐朝的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4倍。可以说,宋代科举取士之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宋政府不仅扩大

6、录取名额,而且还通过改革科举考试方式,使地主阶级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在考场上凭学识取得官位。这些通过科场考试精选出来的,富有较高文史知识素养的文臣,受到了宋政府的重用。开宝进士柳开曾在信中对他哥哥讲:今士取爵位者,上可以陈皇王之事,述道德之任,试干贤良是也。次可以习章句之能,备改事之材,取进士举是也。下可以通经义之精,服诵习之劳,应礼传科是也。力不足于贤良,即于进士,力不足于进士,即为礼传,次志之所为,无有不成者也。柳开:《河乐集》卷7,《请家兄明法改科书》。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则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

7、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又说:14择官在于取士,今之取士,所谓制科者,博学强记者也;进士者,能诗赋,有文词者也;明经者,诵史经而对题义者也。是三者,得善官至宰辅皆由此也。蔡襄:《端明集》卷22,《国论要目》。这道出了宋代选任官的特征,即,由制科、进士诸科入仕的科举出身人,是宋代官僚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的高度发展,造就了宋代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治国能臣,名公贤相。他们大多数亦文亦仕,既参预国家管理,又著书立说,主宰思想文化领域,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前后各朝相比,宋朝对士大夫的礼遇是无与伦比的,自立国之初,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