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

ID:15638212

大小: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4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_第1页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_第2页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_第3页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_第4页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制造业论文碳排放强度论文: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寻找制造业的有效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并基于199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在1996-2007年间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碳排放

2、强度的下降均是由效率引起的,而结构则引起了碳排放强度的提升。因此,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以进一步发挥效率份额在制造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一些高碳排放行业,使制造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化、低碳化和高端化升级。关键词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结构份额;效率份额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不断将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碳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制造业碳排放就占了80%以上,要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

3、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要寻找制造业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素分解法是一种通过数学转化运算将目标变量分解成若干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分解,可以详细了解各因素对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相对影响程度。近年来,学术界采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我国碳排放问题取得了不少进展,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wang等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定量分析了1957-2000年间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的co2排放的影响[1]。ma&stern同样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分

4、析了1971-2003年间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的co2排放的影响,但其创新之处在于在能源结构中引进了生物质能[2]。徐国泉等采用简单平均的迪氏分解法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3]。胡初枝等采用平均分配余量的分解方法定量分析1990-2005年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4]。李艳梅等以我国1980-2007年为样本期,构建因素分解分析模型,计量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演进和碳排放强度变化对所产生的碳减排效应[5]。在总结现有的文

5、献中可以发现,目前尚没有文章对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进行研究,并且基于碳排放强度进行因素分解分析也是一个被学术界忽略的问题。笔者认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以下三点重要的意义:第一,从纵向来看,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对于我国制定制造业节能减排方面的长期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从横向来看,制造业内部不同产业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对于我国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第三,从结构调整、效率改进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有助于揭示导致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内在动因。基于此,本文将采用因素分解法,将影响制造业碳排放

6、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为效率份额和结构份额并提出相应的测算方法,并基于我国1997-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结构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导致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内在动因进行评价和分析。1制造业碳排量强度的因素分解方法碳排放强度等于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如下公式表示:c=cy(1)其中:c表示碳放量(万吨),y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亿元人民币)。在这里由于考虑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格不断变化的因素,以各个年份的工业总产值所计算出来的单位碳排放量不能进行对比,所以对工业总产值进行平减,取1996年为基期,且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平

7、减指数,即将各年度现价工业总产值通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转化为1996年价格基准年可比价。另外从这个公式也可以看出,碳排放强度越小越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将c和y分别按照制造业的各行业进行分解[6],即c=σ29i=1ci,y=σ29i=1yi(2)由此将c进行分解,得到:c=σiciσiyi=σiciriσiyi=σiciyi(3)其中,i=1,2,3……29,ci表示第i产业的碳排放强度;yi表示第i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由c=σiciyi可以看出,制造业的总体碳排放强度取决于各行业的碳排放强

8、度,它反映了各行业碳排放技术效率的高低;产业结构反映了各行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另外许多其他因素也能够通过能源消费的途径,进而对碳排放强度形成影响,如市场化程度、国际制造业贸易量、固定资产投资量等。但实际上这些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产业结构或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进而间接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