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

ID:15719050

大小:1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_第1页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_第2页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_第3页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旗水库控制性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旗水库水源保护控制性规划一、项目地说明红旗水库又名仙人湖,始建于1966年,位于会理县城东北面、距县城约7.5公里,有直达道路。湖域面积0.9平方公里,最宽处达2000多米。湖光涟滟,一波万顷,湖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苍翠欲滴。湖光山色,美景如画。湖边有白鹳、白鹭、野鸭等水禽栖息,自然生态环境令人赏心悦目。红旗水库,是红军山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同时承载着会理饮水水源的义务。红军山遗址公园景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内有水库堤坝边上的红军山“会理会议”遗址纪念景观群和位于红旗水

2、库西北五里处的“仙人洞”。红旗水库曾经是中国皮划艇、赛艇队的训练基地。二、《会理旅游发展规划》中对红旗水库的功能划分规划将红旗水库分为“三区两线”即:三个功能区和十字相交的两条游览路线。规划首先要满足红旗水库水源地保护及自然生态保护的要求,旅游区的观光游憩和各项旅游项目用地主要布置在库区西北侧,靠近鱼塘的坡地处,水库北缘平安寺原址半岛和现状丰富的水资源展开。布局自然,形成红色旅游纪念区、休闲渡假旅游区、库区自然风景观光区等三个旅游区,各区功能上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影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空间上由步

3、行栈道串连各功能区,使各旅游区相互衔接,整个红旗水库景区协调统一。三、红旗水库保护控制性规划编制的重要性1、红旗水库作为会理饮水水源,防止水源水质污染,保障人民人体健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红旗水库作为会理会议遗址公园一部分,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要有章可循、有例可依,这样才能促进保护和开发的良性融合;3、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稀缺性、脆弱性必须有合理、合法的保护性规划,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四、红旗水库保护区的划分●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

4、输出口至取水点的水渠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二级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湖泊、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河道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五、红旗水库的保护性措施(一)遵循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保护区的活动限制1、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破坏

5、水源涵养林、护岸林或者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装载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而无防渗、防溢、防漏设施的船舶和车辆通过保护区;●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使用炸药、毒药捕杀水生动物。2、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向水域排放污水;●新建、改建、扩建对水源有污染危害的建设项目;●放养禽畜和从事网箱养殖;●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集中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3、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

6、须遵守下列规定:●不得新建扩建严重污染水域的建设项目,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已有的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地面水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水质水量,严格控制网箱养殖规模。4、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不得新建小型制浆造纸、印染、化工、制革、电镀、土焦及其他严重污染水源的项目;●向水域排放污水,严格实行浓度和总量双控制。(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1、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并监督实施;2、依法实施水

7、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3、组织对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及排污单位排污口的水质监测;4、监督、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四)水源保护的部门协调1、水利、地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参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制订,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一级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卫生监测和卫生监督管理,参与保护区的划定和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工作。3、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农

8、药、化肥施用和禽畜粪便处理加强管理。4、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涵养林及相关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五)危机处理机制因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时,事故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报告当地城市供水、卫生防疫、环境保护、水利、地质矿产等部门和本单位主管部门。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必要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减轻损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