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

ID:15720735

大小:3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5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_第1页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_第2页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_第3页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_第4页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  2012年9月10日,备受关注的”少女捅死性侵大叔”案在广州市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小惠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该案的基本案情为:2011年5月28日晚7[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  2012年9月10日,备受关注的”少女捅死性侵大叔”案在广州市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小惠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该案的基本案情为:2011年5月28日晚7[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

2、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时许,刚满十八岁的小惠在火车站认识了”大叔”杨某,并去其家中留宿,期间杨某欲对其实施性侵,小惠奋起反抗刺伤杨某,阻止性侵.后小惠离开前为防止杨某报复,朝杨某头部狂砍至其当场死亡.法院认为,小惠在准备离开时”因害怕杨某起来报复,又持刀砍向杨某头部致其当场死亡”的行为不再具备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属于假想防卫,依法应当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责任.判决结果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法院在认定小惠的行为是假想防卫的基础上将罪名定为故意杀人,但是假想防卫行为本身能

3、否构成故意犯罪?这一问题尚无定论,多数学者都主张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为过失.  但是,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假想防卫的行为并不排斥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这些学者认为,只要是不包含有犯罪目的的罪过形式都应当可以成为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此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提出,在实践中有很多情况是无法根据客观条件来判断行为人是否能确定不法侵害的存在,而且行为人本身在特定情况下也很难确定不法侵害是否存在,因此应该允许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包含间接故意.  笔者认为,假想防卫不成立直接和间接故意犯罪.作为大陆法系专有的刑法概念,假

4、想防卫是在正当防卫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刑法中,某些行为由于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个别条件不能用正当防卫来评价,只能依据具体的行为所触犯的罪名来定罪量刑,其中部分行为就被称之为假想防卫.其概念核心包括:首先,认识错误,行为人误将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认为是存在;[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其次,防卫意图,即在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的基础上,行为人产生防卫意图;再次,假想防卫人实施了防卫行为并给无辜相对人造成了损害.因此,假想防卫就是基于错误认识产生防卫意图,进而给无辜受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假

5、想防卫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就涉及到错误认识和实施具体行为是所持的心态两个方面.  根据通说观点,成立正当防卫有严格的限制.有关防卫起因的限制就是”不法侵害的现实性”,即不法侵害须客观真实存在,而不是行为人所臆想或者推断的.如果行为人因为主观臆测而进行了防卫但事实上却没有不法侵害的存在,那么其该行为就是假想防卫.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第一,假想防卫不具备防卫起因条件,即客观上并没有不法侵害的存在;但假想防卫具有防卫意图.第二,假想防卫并不涉及防卫对象、防卫时间和防卫限度的问题.所以1、不符合

6、防卫时间条件的防卫行为,即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不是假想防卫;2、不符合防卫对象条件的防卫行为,即防卫第三人,不是假想防卫;[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3、不符合防卫限度条件的防卫行为,即防卫过当行为,不是假想防卫.  因此,假想防卫的范围应当被严格限制为具有防卫意图却因不法侵害事实上不存在而违背防卫起因这一条件的行为.其他的”非正当防卫”行为,假想防卫没有关系.从间接故意的构成要素来看,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不包含间接故意.  在认识方面,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

7、”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在意志方面,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从认识因素来看,首先,假想防卫是基于事实认识错误而发生的,所以必须先要确定防卫人对于事实认识错误所持的心理态度.有的学者指出,在假想防卫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对客观上存在的行为是否是不法侵害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防卫意图进行防卫行为所持的主观心态为间接故意.但是,假想防卫的”事实认识错误”要求行为人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确信有不法侵害

8、,如果行为人仅仅是认为客观存在的行为可能是侵害行为,也可能不是,那么他对事实的认识就没有达到”错误”的地步,当然也就不是假想防卫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认识错误”这方面假想防卫人的主观心态不可能存在间接故意,只可能存在过失.而如果行为人所处的客观条件无法让其预见客观存在的行为不是不法侵害的话,就只能是意外事件了.  其次,行为人在实施防卫行为时具有”防卫意图”.理论上讲,只有正当防卫中才有防卫意图的存在.该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的认识,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