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

ID:15729998

大小:2.4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5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_第1页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_第2页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_第3页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_第4页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目3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周星期二、三第5-6、1-2节12年3月6、7日课题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授课方式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认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结构。讲授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液压泵的组成部件难点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教具教材,PPT课件课时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回顾第一章的内容:液压的理论知识,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液体动力学的三大方程。三、讲授新课:2.1、概述液压泵: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向系统供油。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液压马达:将泵输入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对负载做功。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2.1.1、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吸油:密封容积增大

2、,产生真空。压油:密封容积减小,油液被迫压出。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密封腔V弹簧6动画演示基本工作条件:1)、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密封容积。2)、吸油时,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大于等于大气压力。3)、吸、压油腔隔开(配流装置)。2.1.2、容积式液压泵的分类:齿轮式定量按结构叶片式流量能否调节柱塞式变量2.1.3、容积式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2.2、齿轮泵齿轮泵分类:⑴外啮合动画演示渐开线直齿动画演示⑵内啮合摆线齿动画演示审阅签名:陈明

3、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2.2.1齿轮泵工作原理:密封容积形成—齿轮、泵体内表面、前后泵盖围成齿轮退出啮合,容积↑吸油密封容积变化齿轮进入啮合,容积↓压油吸压油口隔开—两齿轮啮合线及泵盖动画演示2.2.2排量和流量计算:1、排量3、实际流量2、理论流量z齿轮的齿数,m齿轮的模数,B齿轮的宽度。2.2.3结构:CB-B齿轮泵1、3端盖2泵体6、8轴7、9齿轮10滚针轴承c压力卸荷槽a、b卸荷通道m进油口d进油孔n出油口e出油孔f、g困油卸荷槽4密封座5、11密封环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动画模拟齿轮泵的缺

4、点:(1)困油现象:为保证齿轮能连续平稳运转,又能够使吸压油口隔开,齿轮啮合时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有时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在齿向啮合线间形成一个封闭容积。困油解析动画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消除困油措施:在泵盖(或轴承座)上开卸荷槽以消除困油,CB-B形泵将卸荷槽整个向吸油腔侧平移一段距离,效果更好。(2)径向不平衡力沿圆周从高压腔到低压腔,压力沿齿轮外圆逐齿降低。压力升高,径向不平衡力增大,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产生振动和噪声。改善措施:缩小压油口,以减小压力油作用面积。增大泵体内表面和齿顶间隙。开压

5、力平衡槽,会使容积效率减小。(3)泄漏齿侧泄漏、径向泄漏、端面泄漏提高齿轮泵压力的方法:增加补偿装置:浮动轴套式、浮动侧板式、挠性侧板式四、小结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2、齿轮泵的结构组成3、困油现象作业布置课后分析本章为结构性知识,运用动画模拟,学生较易理解。不过缺乏实物,无法锻炼学生动手拆装能力。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第五周星期二、三第5-6、1-2节12年3月13、14日课题叶片泵授课方式教学目的了解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讲授教学内容分析重点叶片泵的结构组成难点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教具教材,PPT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1、简要复述齿轮泵的工作原理2、

6、讲出齿轮泵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三、讲授新课:叶片泵的分类单作用叶片泵:只作定量泵用。动画演示双作用叶片泵:可作定量泵和变量泵用。动画演示2.3.1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v密形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围成下半周,叶片伸出,v密↑,吸油v密变化,转子顺转上半周,叶片缩回,v密↓,压油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结构:7传动轴3转子4定子2侧板6配油盘b压油腔20下滑块5隔套f固定槽19滚针17滚针架18弹簧扣16上滑块1端盖24叶片h、j油槽g、k油孔a吸油腔动画演示特点:1、流量易控制。2、不

7、宜用于高压。3、压油区与吸油区相通。审阅签名:陈明芽2012年6月20日教  学  过  程(包  括  板  书  设  计)2.3.2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V密形成:定子、转子和相邻两叶片、配流盘围成右上、左下,叶片伸出,V密↑吸油V密变化:转子逆转左上、右下,叶片缩回,V密↓压油吸压油口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及叶片结构:1左泵体7右泵体4转子5定子2、6配油盘3叶片11传动轴9、12球轴承8盖板10密封圈13螺钉m进油口a空腔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