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ID:1577835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胡飞湖南省长沙市口腔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实施覆盖义齿修复,对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和固定力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患者粘固后的咀嚼效率、固定力、义齿修复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粘固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口腔修

2、复;磁性附着体;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口腔修复的要求,传统的义齿修复由于美观性较差,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磁性附着体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口腔修复装置,主要是通过将义齿利用其和基牙处磁体之间存在的吸附作用,从而将义齿固定于种植体或基牙上[1]。磁性附着体具有咀嚼效率高、方便摘戴、异物感小、美观易清洁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2]。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磁性附着体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价

3、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24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62.5±3.7岁,病程分布为5个月~4年,平均为12.8±1.6个月。其中包括14例上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9例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及17例可摘局部覆盖义齿修复。所有患者均存在可利用缺损牙列,均未发生根间组织病变。1.2方法1.2.1基牙预备于修复前1周实施根管治疗,将基牙平齐龈缘截断,并将根面

4、磨成凹面,边缘为1mm,宽为45°,将颈缘制备为肩台,以确保要帽密和。于舌侧壁或根管口颊预备防旋转沟,直径为0.7mm,长为2mm,并根据根管形态将扁根管制备为变形,同时于根尖区留置2mm预备区。1.2.2制作根帽由根管注入硅橡胶,并将根面完全覆盖,采用联合印模法进行颌弓及基牙模型的制备,并进行超硬石膏模型的灌注。在模型上进行根管内蜡型的制作,并将衔铁放置于根冠蜡型中较低的位置,保证颌平面同衔铁平面平行,包埋蜡型使用齿科钴铬合金进行根帽灌注。1.2.3制作义齿根帽试戴满意后,将其通过SolobondPl

5、us通用型光固化牙本质粘结剂同基牙相固定,选取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生产的MagfitEX600W,400W磁性附着体同衔铁进行准确对位,确保磁性附着体表面的基板厚度足够,实施常规取模处理,并进行义齿的制备。1.2.4试戴及完成义齿义齿完成后,进行1~2周的试戴,以确保口腔同义齿之间较好吻合,于义齿基托中进行磁性附着体的粘固,粘固前将一层锡箔纸放置于衔铁和磁体之间,确保二者之间保持0.1mm间隙,从而保证义齿存在充足的下沉空间。在对应的舌侧基托处进行排溢道的设置,将衔铁同磁体准确吸附,嘱咐患者在戴上义齿后

6、进行数分钟的正中咬合,并注意清除多余溢出的塑料。1.3疗效判定标准对磁性附着体粘固前、粘固后即刻、粘固4周的固定力进行测定,同时根据吸光度发进行咀嚼效率的测量,并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修复前后舒适程度、义齿外观及语言功能影响的满意度,每项最高5分,同时对术后随访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3]。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者咀嚼效率

7、及固定力观察情况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粘固后即刻的咀嚼效率及固定力明显高于粘固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时间的流逝,二者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表1患者咀嚼效率及固定力观察结果时间固定力/NP值咀嚼效率P值粘固前1.29±0.130.32±0.13粘固后即刻4.14±0.350.0000.65±0.230.000粘固后4周4.22±0.24>0.050.71±0.19>0.052.2患者对于口腔修复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粘固后患者对于牙齿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粘

8、固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2患者对于口腔修复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时间语音舒适度外观粘固前3.09±0.483.22±0.873.01±0.63粘固后4周3.52±0.573.89±0.493.72±0.852.3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生1例根面龋,2例牙龈炎及1例磁体脱落,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修复。表3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修复类型例数根面龋牙龈炎磁体脱落上颌全口覆盖义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