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

ID:15779486

大小:229.50 KB

页数:156页

时间:2018-08-05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_第1页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_第2页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_第3页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_第4页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艺术研究1、相关定义1.1、概念性主义浅述1.女性主义的概念女性主义应该是在女权之后的一个相对平和的派别。女性主义的理论有许多种,可无论哪种都体现了一个含义: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非常普遍而持久。在这个跨历史、跨文化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主义却认为,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

2、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2.女性主义的历史特征18世纪启蒙运动时代,”启蒙大师们聚集在高扬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下,提倡男女平等,宣扬妇女解放”。孟德斯鸠认为:”在男子最大的问题是想了解,究竟是剥夺妇女的自由对自己有利呢,还是让妇女享受自由对自己有利?”虽然他在思想上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理解和同情,可他思考的角度仍然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上;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妇女们直接为革命参战、集会、结社,出版自己的报纸,“成群结队的妇女在特别坐席上,一边编织军用袜子支援前线,一边参加公共活动

3、。当局对妇女们反封建的英勇行为也特别赞赏,授予她们奖章、荣誉宝剑、‘市民冠’然而好景不长,第三阶级的领导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他们自己的‘天赋人权’,而女人不过是男人的天然伴侣,‘天赋人权’还轮不到她们头上。当然同封建王权较量时,他们需要妇女来壮大第三阶级的队伍。一旦政权到手伟大的革命家都成了反女权主义者。无论是萧梅特、巴贝夫,还是马拉、罗伯斯比尔,都重弹妇女天生低下的老调。当革命理想将形式上的平等置于自然差异之上时,性别却依然故我地成为区别对待的最后一道屏障”。在这次革命中,这些在革命初期被看成是战友和中间力量的妇女,最终大多数被重新赶回

4、家去。其中著名的妇女领袖奥伦比德古日被捕,甚至被送上了断头台,她曾经说过:”女子若有权利上断头台,也应有上政坛的权利”,可虽然她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是女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上政坛的权利,这些革命中的妇女最终结局都非常悲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解放运动,女性的地位依然与男子不平等。自此以后,西方妇女解放的运动便开始打响了,妇女自发的女性主义运动不计其数。百年来思潮迭起、流派纷呈,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神学,甚至自然科学的各3个领域,这种运动有的至今仍然在不断的发展。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是中产阶级妇女首先发起的。工业革命时期,中产阶级男性拥

5、有了大量的竞争机会,他们努力工作,却把他们的妇女放在家中享受清闲。”在18世纪,闲暇生活曾是贵族们的象征。到了19世纪,‘生活的像个贵族’则成为中产阶级的追求目标。中产阶级的男人们忙于从事竞争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使他们的妇女过上贵族的生活,让他们充当家庭的摆设,地位的象征”。然而”中产阶级妇女成为闲暇阶层,实际上意味着她们传统角色的强化同时,也带来了男性与女性角色进一步的分离”。因此女性主义最初追求的具体目标就是”男女平等”。同样是要求”男女平等”,中国的妇女解放要求妇女以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而去换取社会的认可。西方的女性主义要求彻底

6、校正父权制度下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即由于社会性别歧视造成的对妇女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歧视。中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有本质性的区别:前者争取进入男性空间的权力,因此,不得不努力掩盖自己的女性身份和特征;后者试图开拓属于女性自己的空间,因此,更加强调女性的社会身份、角色、原则和特性等等。在西方,女性主义呈现面化地扩展,从妇女解放到女权运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女性主义开始走向自发和主导,女权主义不仅自由争论,而且有能力在广泛的争论中,不断自我反省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日趋深入和完善。80年代,后现代女性主义首先否定了早期

7、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观念,认为”男性经验同女性经验一样,受到阶级、种族、民族和地理等观念的深刻影响‘平等’就意味着‘相同’,而生活中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其中的本质论者着重探讨两性不平等的根源,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不是经济制度”,她们还“谋求改变性别制度的可能性”;构成论者认为”两性平等观是男权社会的思维逻辑的延续”,于是她们”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尽心去解构社会意识,思维习惯、人的主体及男权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影响”。90年代,女性主义向更为学术化的方向和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和深入,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体

8、系。“平等、无暴力、文化多样性、合作、无竞争、无等级的组织形式”,“更多地强调的是用边缘人群的视角来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并力图通过这种审视和批判,提出新的重建和方案”。成为这种新的价值体系的准则。她们祈望”把身份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