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

ID:15823676

大小:41.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5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_第1页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_第2页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_第3页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_第4页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作者:赵悦清,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远隔重山万水,文化上的差异更是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进行。本文在比较中阿文化的基础上分别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方言文化等四个层面对阿汉互译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文化差异,阿汉互译,翻译策略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从生态主义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能够造就人、改造人。马克思说:“人有两个‘

2、身体’,一个是他的有机身体即血肉之躯,另一个是他的无机身体即外部自然界马克思(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阿拉伯国家多处气候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广袤的沙漠,烈日,狂风与荒凉日日与阿拉伯人相伴。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贝都因人的独特的性格特征,严酷的生存条件赋予了他们坚韧的忍耐力;血亲复仇机制赋予了他们英雄主义精神;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赋予了他们热爱自由、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泾渭分明的血统宗族观念赋予了他们喜聚集的生活习惯。阿拉伯民族生活在沙漠地区,诗人们所选用的喻体都是与

3、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充斥着浓郁的游牧气息。这些单调的景致给生活在此的阿拉伯人带来了无限的创作源泉,他们则更偏向于选择星辰、和风、狮子、椰枣等日常接触频繁的形象作为喻体,这便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这些形象转移到农耕文化的地理环境中便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解困难,造成许多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表达,如:إنهأفسقمنغراب.(他比乌鸦还淫荡)أساءرعيافسقى(他放牧没让牲口吃饱,就给牲口灌水)在《圣经》故事中,相传在大洪水过后,先知努哈派出乌鸦打探洪水是否退去,但乌鸦却一去不返。后来努哈派出鸽子,

4、不久鸽子便口衔橄榄枝飞回,为人们带来了平安的消息。穆罕默德在《圣训》中谈到乌鸦时也说“……它是最坏的鸟之一”(...لأنهمنأخبثالطيور)朱立才.《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63页,这样一来便不难理解为什么阿拉伯人会将乌鸦与淫荡龌龊联系在一起了。第二句对应的汉语意思则是“欲盖弥彰”,若直接译成中文语境,则会失去原文所表达的附加意境,这时就要通过脚注等方式对文本进行简要的解释,使读者易于接受。正如西方学者所言,阿拉伯人是动物性格、沙漠文化,中国人是植物性格、农业文化;阿拉伯人喜

5、欢冒险开拓、冲突碰撞,家乡就在游牧的骆驼上,逐水草而居四海为家,随商贸利益四处迁徙;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提倡落叶归根,不愿轻易闯荡。这种差异性在语言中的表现即是一些特定的文化词语,有些文化词语的概念意义相同而文化意义却大相径庭。如在汉语中“羊”所代表的是软弱,而在阿拉伯语中羚羊则用来比喻漂亮的姑娘,例如:“我热烈地吻着她/她犹如羚羊般喘息不断/她靠近我问道/你的身体为何这般发烫”蔡伟良,周顺贤,《阿拉伯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P14。再让我们来看一组关于男性与女性描写的对比:١،أرقتلبرق

6、بليلأهل/يضءسناهبأعلىالجبل/بقتلبنيأسدربهم/ألاكلشيءسواهجللالشعروالشعراء،دارالبنانللطباعةوالنشروالتوزيعص51٢،كغزلانخذلنبذاتضال/تنوشالدانياتمنالغصون/ظهرنبكلةوسدلنأخرى中国的气候则相对温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丽女子的描述大抵上如:肤若美瓷、樱桃小口、杏核眼、柳叶眉、燕语莺声,正如清初词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所言“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

7、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张潮《幽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8。。再如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相貌威严,好似伏虎降龙卢六祖。直饶揭帝也归心,便是金刚须拱手。”从阿汉两种语言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描写我们便可以读出语言背后的地理环境影响因素。贾希利页时期的阿拉伯地区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在干旱季节甚至每天只能吃两颗椰枣,女人们还要饿着肚子赶着羊群去山谷寻找牧草。在这样艰苦的状况下,“燕语莺声”的女子自然没有矫健的“羚羊”(غزلان)动人。同样,相比乌姆鲁勒·盖斯笔下的

8、“狮子的后人”(بنيأسد),施耐庵笔下的“伏虎降龙”也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才能产生的或具体、或抽象的形象。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不同地理因素对语言造成的影响,尽量做到易于理解而又不失原意。一,社会习俗的差异社会习俗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