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ID:15829600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_第1页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_第2页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_第3页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永济市蒲州中心校西厢小学曹敏婷(15035907955)一、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新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材,更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我们知道,没有全新的教材,是不会全面副贯彻好新课标精神的。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也不一定每一位教师就会有全新的教法。关

2、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做支撑,再好的教材教起来也会穿新鞋走老路。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

3、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

4、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三、课程的综合化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一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淡化学科界限。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

5、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但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我对新课改存在了几点困惑。1、农村孩子相对闭塞的生活不利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我们认为,农村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再加之学生的生活基本与社会脱节,每周五天时间全部住校,在学校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虽然有但形同虚设),图书室不向学生开放。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这么长的时间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学习课本知识,对于社会生活上的一切知识学生又怎能知道呢?几乎一切的资源需求皆依赖于老师。

6、2、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怎样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原因,再加之畏难情绪,故在平时上综合性学习时,或照搬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当成可伸可缩、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或当成过去的单元作文训练,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本上综合性学习板块提供的内容和项目进行阅读,搞搞积累,然后写写阅读心得或话题作文。偶讲公开课时,则按预定计划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

7、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3、热闹的课堂形式兼顾不了语言形式的内化。当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教学活动中最时尚的用语。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殊不知,盲目的追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却遗忘了课例“为什么这样写”这一语文课堂的核心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