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

ID:15853717

大小: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_第1页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_第2页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_第3页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_第4页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被退化植被退化监测与评价a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安雁(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摘要: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植被退化是在不利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与结果,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诱因。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植被退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退化的研究历程和退化程度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探讨了植被退化研究方法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能够全面系统、快速简单监测评价植被退化程度的新方法的引入。关键词:植被退化;研究历程;退化程度;定量;监测;评价Researchprogressofquantita

2、tivemonitoringandevaluationindegradationofvegetationAnYan(ShanxiUniversity,030006Taiyuan,China)Abstract:Vegetationisthehubofmaterialcirculationandenergyflowinecosystem.Degradationofvegetationisaretrogradesuccessionprocessandresultofecosystemundertheinfluenceofadversena

3、turalfactorsandunreasonablehumanactivities,theprimarycauseofdesertification.Thispaper,basedonthereviewofresearchprogressindegradationofvegetationathomeandabroad,summarizedtheresearchhistoryofvegetationdegradationandquantitativemonitoringandevaluationmethodsofdegradatio

4、ndegree,exploredanddiscussedremainingproblemsofvegetationdegradation,andlooktheintroductionofnewmethodswhichiscapableofcomprehensive,systematic,quickandsimple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degradationdegree.Keywords:degradationofvegetation;researchhistory;degradationdegree;q

5、uantitative;monitoring;evaluation近60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及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一系列的环境失调问题,特别是陆地植被的大规模破坏已经极大的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1,2]。从上世纪60年代学术界就开始关注植被退化问题,在植被退化程度、退化的驱动力与退化防治对策等方面都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3,4]。本文重点对植被退化的研究历程和退化程度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加以回顾与总结,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1研究历程植被退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关注的是放牧条件下草地植被退化和森林

6、植被皆伐后的灌丛演替,在研究方法上沿用了数量生态学方法。经过30多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植被退化的评价方法也日趋完善。1989年我国特大洪水发生后,植被退化对森林水文的影响造成的全国性灾害损失是建国后少有的,这就使得植被退化研究的焦点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中森林植被退化的成因和森林植被保护及恢复研究成为植被退化研究领域的主流,研究空间展开到全国不同地域。本世纪以来,应用3s技术对大空间尺度的植被退化研究成果颇多[5-9]。这些研究成果把人类认识植被退化的视角从局部的近距离直接介入性的研究推向区域性整体的定量模拟研究。

7、广泛的定量化分析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植被退化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可预见性。植被退化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森林、草地和灌丛等多样性植被类型,研究内容包括植被退化的成因、退化过程和机理、退化植被生态特征等,研究理论更加系统,研究方法日臻完善。从而为植被退化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10-13]。2研究方法植被退化的分异性通常是采用梯度观测或干扰强度测定实现的,如过度放牧区可通过考察放牧强度变化,进而分析放牧区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随放牧强度的梯度变化[14]。借助排序法确定区域植被退化梯度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排序能够反映出植被群落随主要环境

8、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出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15]。据此可依据植被退化的不同梯度定量评价退化程度。植被退化的评价包括单因子与综合因子的评价,单因子评价是采用植被层的指示种、标志种、生物量之一对植被退化程度进行监测评价。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