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ID:158698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2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_第1页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_第2页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_第3页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_第4页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2.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说明:对新诗,学生并不太陌生;但对新诗的理性认识,绝大多数学生是缺乏的。学习本,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说的两个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类型的新诗,提高新诗欣赏水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2.难点:用中的理论试分析具体诗作。说明:“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往往也是学习中很难解决的难点。本是单元总

2、结性,可试着使用中的理论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几首新诗做一些对应分析,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设问: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2.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说明:对新诗,学生并不太陌生;但对新诗的理性认识,绝大多数学生是缺乏的。学习本,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说的两个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类型的新诗,提高新诗欣赏水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3、的关系。2.难点:用中的理论试分析具体诗作。说明:“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往往也是学习中很难解决的难点。本是单元总结性,可试着使用中的理论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几首新诗做一些对应分析,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设问:谁知道中国新诗有哪些“审美范式”?茫然。他们不知何为“审美范式”,更难以说出“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用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阅读渴求。学生默读全布置阅读任务,并相机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4、任务:1解释“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含义;2找出中所述的“中国新诗”的几个普通范式及与民族心理的关系。默读,圈画,整合信息。部分同学对第一个问题的解释不会很全面。伴随着一种强烈欲望,带着核心问题阅读,可以很快获取的主要内容及精神。检查阅读质量1.请同桌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标准答案2.每组抽查两份答案,提供给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讨论,补充,形成答案。当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后,他们的自学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再读请学生理出每一个范式的历史脉络。学生按“年代”“主要作家与作品”“主要特征”“民族心理反映”三项内容

5、列表完成。更高一层的信息整合,有机会就应抓住,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进入本。学以致用请学生运用中某一理论,赏析一首新诗(可以是前面学习过的本单元的,也可以是外的)。先用字形成要点,再根据要点自由发言。“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思路点拨这里的设计是建立在本单元其他已讲授的基础上的,遵循的是由特殊到普遍的原则。也可以用本作为本单元教学的起始,然后将的精神渗入其他几篇的学习中,遵循由普遍到特殊的原则。练习举隅到图书馆和网络查找一些资料,顺着本的思路(三个方向),续写一

6、节字,将190年代至今的中国新诗探寻美范式的历史做一梳理。提示:重点考察190年代的“民歌运动”与1980年代的“新诗潮”(朦胧诗派)。第十五蒹葭教学目标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说明:《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

7、,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说明:“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化解难点。教学过程教

8、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研习之思想内容朗读:1、把握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