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

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

ID:15898689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_第1页
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_第2页
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声音位置的集中[录入者:admin

2、 时间:2006-05-1822:46:56

3、作者:宋珊

4、 来源:][上一篇][下一篇]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宋珊甘肃兰州730010                                         [内容提要] 声音的位置是声乐教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人们常把寻找好的声音位置列入声音训练的重要内容。有人过分地单一地企图把声音有意识地引导、导向或安置在一定的高位置,并试图把声音在以想象的高度发出,这种办法往往事与愿违,原因在于孤立地追求物理上高位置的结果,这种做法最终是徒劳的。任何学习声乐

5、的人,都为获得高位声音而倍加努力,那么,什么是声音的高位置?怎样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就至关重要,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声乐的道路才能走的更远,更扎实。[关键词] 声音位置  声音的位置是声乐教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人们常把寻找好的声音位置列入声音训练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嗓音,每个人的嗓音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嗓音条件好的学生在唱歌时只需轻轻一碰就能发出较好的声音,而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则需要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去发出相同的声音。所以,用好的方法去弥补声音的不足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同学在唱歌时常常只追求音量的大,认

6、为声音大便是好声音,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声音通常在小范围内听起来是一种环绕在自己周围的声音,但其实质是声音沉重,没有光彩,不集中,传不远,不宜表现音乐的变化,自己听来又大、又响,容易自己欺骗自己。如果在音乐厅演唱,不借助任何扩音手段,这样的声音很难让全场的听众都听见。而高位的声音具有清晰、光彩和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优点,声音富有弹性,能表达最细腻的情感变化,唱出的声音容易圆润、优美,容易把握跳音和各种音色的变化,并能在音乐厅里自如地传播、传远。所以我认为在声乐的练声过程和在作品的演唱中,声音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学习声乐的人,都为获得

7、高位声音而倍加努力,有人过分地单一地企图把声音有意识地引导、导向或安置在一定的高位置,并试图把声音在以想象的高度发出,这种办法往往事与愿违,原因在于孤立地追求物理上高位置的结果,这种做法最终是徒劳的。著名声乐教育家伊尔文在《声音培养中的自然歌唱》中提到“保持声音的特定焦点就包含着某种程度的紧张因素,在人为的声音之中,本身就显示出有着紧张的错误。”显然,良好的高位歌唱不是孤立刻意地追求来的。一 什么是声音的高位置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师陶立新在《论唱歌发声的高位置》一论文中提到,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与教学中要获得较为理想的高位置,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8、:1.呼吸的深沉、通畅和灵活。气是声之本。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为声带的振动提供良好的动力。而且只有呼吸的着力点真正放到横膈膜上,胸部、肩部、颈部、下巴等部位的肌肉才能避免帮忙控制气息,才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紧张,进而才可以尽量排除外部肌肉对喉咙内部声带运动的干扰。声乐中经常提及的高位置,实际上就是共鸣腔的调节与运用,以及共鸣位置的问题。所谓的“高位置”的声音,就是高音共鸣作用在鼻腔系统,它使声音明亮、丰满,富有金属性的色彩。这种声音起音时,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喉部肌肉,而是呼、吸两组肌肉群的积极活动,声音不是从口腔直平推出,而是由气束以后咽反射到头腔

9、,在眉心放射出来。高而稳定自然的声音是高位发声的共同特点,而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能自如地运用气息。持续稳定自然的高位声音必然要有持续流畅的深气息支持控制,两者是相互依赖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孤立地强调高位置是不可取的。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高处,位置在头的前部,在“眉心”,唱高音时喉部要有深的感觉,音位要高。可用哼鸣与轻声练习高位置安放。有了上部共鸣及头声,才能获得声音的高位置。二 共鸣器官及唱歌的共鸣要有一个好的声音位置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共鸣腔体,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共鸣器官。共鸣器官包括全部发声系统的空腔,即:胸腔、喉腔、鼻窦咽腔、口腔、鼻

10、腔和鼻窦。以软腭为界分两组:鼻腔、鼻窦和咽腔称为“上部共鸣器”;胸腔、喉腔、咽腔和口腔为“下部共鸣器”。高音以用上部共鸣器为主,低音则以用下部共鸣器为主。各共鸣腔体又根据体积的固定性和灵活性,又可分为可调节共鸣器(咽腔、口腔)及不可调节的共鸣器(鼻腔、鼻窦、胸腔)。其中共鸣作用最大的部位是声带以上形成的喇叭状的共鸣腔,亦即声道。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唱歌艺术与训练》提到唱歌的共鸣是指演唱及技术发声方法的特定声场共振效应。从物理学来讲,物体产生共鸣首先须具备发音体、发声动力和产生共鸣效应的空间条件。因为在空间范围,主要的声音传导媒介是空气。发

11、声体在使其发声的动力作用下,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基音十分单薄又缺少力量,但是,同样的基音在各个不同的可产生特定共鸣效应的空间里引发的共鸣效果则有很大的不同。歌唱发声产生的共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