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ID:15899513

大小:276.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8-06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1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2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3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4页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相对稳定的形态与结构。一般将细菌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识别各种细菌的形态特点,而其内部的超微结构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的形态对诊断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细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内眼的最小分辩率为

2、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图2-1)。   图2-1细菌的基本形态  一、球菌(Coccus)  呈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有的呈矛头状或肾状。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8~1.2um左右。  由于繁殖时细菌细胞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细菌粘连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双球菌(Dipl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链状排列,如溶血性链球菌。 

3、 (三)四联球菌(Micrococcustetragenus):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如藤黄八叠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coccus),其中革兰

4、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二、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3~1um。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3~5um×1.0~1.3um),小的如野兔热杆菌(0.3~0.7um×0.2um)。菌体的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微弯。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如炭疽杆菌),也有两端尖细(如梭杆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状(如白喉杆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对或链状,个别呈特殊的排列如栅栏

5、状或V、Y、L字样。  螺形菌(Spirillarbacterium)  菌体弯曲,可分为:  (一)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二)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菌属(Camphlobacter)形态似弧菌,因G+C含量与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属为弯曲菌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肠道弯曲菌。前者引起急

6、性肠炎,较为常见;后者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的机会致病菌,较少见。  细菌形态可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生长条件适宜时培养8~18小时的细菌形态较为细菌形态较为典型型;幼龄细菌形体较长;细菌衰老时或在陈旧培养物中,或环境中有不适合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生素、抗体、过高的盐分等)时,细菌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表现为多形性(Pleomorphism),或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称为衰退型(Involutionform),不易识别。观察细菌形态和大小特征时,应注意来自机体或环境中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细菌形态变化。    细菌

7、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对细菌的生存、致病性和免疫性等均有一定作用。细菌的结构按分布部位大致可分为:表层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荚膜;内部结构包括细胞浆、核蛋白体、核质、质粒及芽胞等;外部附件,包括鞭毛和菌毛。习惯上又把一个细菌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细菌通常具有的结构称为基本结构,而把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图2-2)。     图2-2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细菌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一)细胞壁(Cellwall)细胞壁为细菌表面比较复杂的结构。是一层较厚(5~80nm

8、)、质量均匀的网状结构,可承受细胞内强大的渗透压而不破坏。细胞壁坚韧而有弹性。  1.细胞壁主要组份: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