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

ID:15906890

大小:277.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8-06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_第1页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_第2页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_第3页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_第4页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十八 超声诊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18超声诊疗技术1目录第一节一般规范1第二节超声检查2第三节腔内超声35第四节术中超声40第五节介入超声41第六节小儿超声检查441超声诊疗技术第一节一般规范【仪器基本操作】1.超声仪由稳压器提供220V稳压电源。开机前必须先接通稳压器电源,待指示电压为工作电压范围后方可打开仪器电源开关。2.仪器正常通电后,稳压器电源稳定在工作电压范围,仪器功能菜单显示正常,调节好显像条件,便可进行检查操作。3.需检查部位涂适量中性耦合剂,轻巧拿放探头和按压功能键盘。查完病人,冻结仪器,擦净探头上耦合剂。单位时间工作完后,下班前要先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再关掉稳压器

2、电源,并用湿软纱布清洁探头,切勿用腐蚀剂涂擦探头。4.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再次通电,应5~10分钟后启动仪器电源。发现故障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5.仪器工作时间按要求恒温恒湿,注意防尘,定期保养。【常规检查】1.明白申请检查的内容与目的,熟悉好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并了解清楚受检者按就诊须知的准备情况。2.根据需要,遵循各脏器诊疗规范的要求,仔细认真地进行检查。3.扫查脏器要观察其位置、轮廓、切面形态、内部结构与毗邻关系,以及频谱特征和某些功能状况,并进行必要的量化测定。4.病灶区域必须从形态、解剖部位、内部特征、周边表现、血流频谱与其大小等全面观察

3、和检测,并且对病灶可能累及的范围或转移的途径都应周密顾及与扫查。5.倘若病情需要引导诊治,必须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超声引导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危险情形,并得到病人或家属的同意与签字后方可实施。6.一般检查的诊断意见,检查完病人后一小时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与特殊检查者除外);急诊病人的检查报告应于查完病人后立即发出。7.55急症病人,要在医院规定的时间内应诊,并在检查前与检查中仔细观察好病情,必须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倘若病情危急,应是抢救在先,检查在后,或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8.检查中遇有疑难复杂病人,难以作出有把握的诊断时,需请上级医师、科主任会诊,或与临床医

4、师共同研究与讨论,确保检查质量。9.做好登记建卡工作,统一保管资料,定期追踪病人,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10.认真做好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报告书写】1.一般资料必须写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超声号与报告日期等,必要时写上病人的工作单位或地址。2.写清楚扫查部位、范围、方法与过程,用超声医学的术语,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描述好异常声像表现。3.根据形态、大小与结构的声像特点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各种基本病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与鉴别,写出诊断意见。4.诊断意见应有诊断名称、病变部位和范围、病程阶段及有关并发症,有的还要写上脏器的功能状况。5.超声显像诊

5、断可以是肯定性、否定性与可能性,对于难以确立的诊断,还应写出合适的建议意见。根据需要,分报告可附上有探头扫查体标、脏器名称与解剖方位的图像照片。6.检查医师或报告者要签全名。(鲁树坤)第二节超声检查头、颈、胸部颅脑【适应证】1.新生儿及小儿颅脑疾病(见小儿超声检查)。2.颅内出血。3.硬脑膜下血肿。4.脑梗塞。5.脑肿瘤。6.脑内脓肿及囊肿。557.颅骨钻孔术后。【操作步骤】1.检查前准备(1)选择实时超声诊断仪,配5~7MHz和3~5MHz扇扫或凸阵探头。(2)将仪器调节到适宜的状态下。(3)了解病史,参考其他影象学检查结果,明确检查部位。2.体位(1)仰卧位。

6、(2)左右侧卧位。(3)坐位。3.检查方法(1)轴平面横断扫查从颅骨颞侧外耳道孔上至眶耳线平行扫查。(2)冠状断面扫查。(3)术后患者通过颅骨钻孔处进行纵断和横断扫查。【正常参考值】成人第三脑室宽:2.3±0.6mm【注意事项】1.检查部位的头发剪短或剃掉。2.检查时间尽可能缩短至3~5分钟。眼部【适应证】1.晶体病变。2.玻璃体病变。3.视网膜病变。4.脉络膜病变。5.眼外伤及眼球内异物。6.眼内白瞳孔的鉴别。7.突眼的鉴别诊断。8.眼眶疾病。9.眼活体生物学测量。10.邻近组织结构疾病眼侵犯。5511.眼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操作步骤】1.检查前准备(1)熟

7、悉病史,参考各项检查结果,明确检查目的。(2)向患者讲清检查方法以取得充分配合。(3)选用分辨力高的超声仪器,使用高频、超宽频带和变频探头,对球后的病变要提高增益。2.体位:仰卧位或坐位。3.检查方法(1)嘱患者轻闭双眼,检查者将探头轻置于患者的眼睑上。(2)先纵轴后横向将眼球各部位依次扫查。(3)根据检查需要嘱患者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便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特殊检查方法(1)磁性试验:用于急性外伤和疑有眼内异物是金属时。(2)眼球运动试验:以鉴别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出血和机化膜。(3)可压缩试验:用于球后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正常参考值】1.成人眼球(1)轴

8、长: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