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ID:15938824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上传者:U-314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_第1页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_第2页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_第3页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201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在随后召开的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省委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都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湖北“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摆在了重要位置。推进新型城镇化,适应了我省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给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9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了46%,4年时间净增2.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十五”时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目前,我省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一方面,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另一方面,城镇化是空间利用集约化最充分的体现,城镇化把资源要素、包括人聚集到一个载体,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放大功能。通过集约化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才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功能,也才能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统筹城乡,必须把城市做大做强,把中心镇做大做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增加农民人均拥有资源量,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率,还可以提升城镇经济实力,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城镇化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产要素和人口在空间上合理聚集的过程。区域城镇化水平决定和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是“十二五”期间全省的重点工作之一,任务重、要求高。要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等,切实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要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五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以上,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省的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路径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突破性发展。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一主两副”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突出重点,梯级推进,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以“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中小城市和县城、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二是加强城镇化区域协调和规划指导。深化和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城市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整体竞争力。三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四是强化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五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监管。抓好试点示范,努力促进城镇布局体系的完善。一是坚定不移的做大做强城市圈、城市群。支持武汉市建设省域和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增强武汉城市圈的竞争力、带动力、影响力。二是扎实抓好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建设。完善县域“一主一副一特”城镇发展推进体系,指导各县市在抓好主城区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1个至3个特色明显的重点中心镇或特色镇,使其成为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节点。三是推进镇级市试点。四是开展宜居村庄建设。 积极探索创新,努力促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把社区管理摆在城乡管理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管理人本化、科学化、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尽快研究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搞好协调服务,努力促进城镇化工作平台的搭建。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畏难情绪,履行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组织协调职责,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及时掌握土地管理、户籍改革、社会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做好情况汇总、统计分析和宣传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为部门搞好服务。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办法。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建制镇恢复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征污水处理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三挂钩”、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单列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3万人以上规模城镇倾斜等相关政策。同时,认真培育和发现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宣传、培训、交流,组织专班定期开展督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