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ID:15960702

大小:12.1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8-06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_第1页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_第2页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_第3页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_第4页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婚俗的变迁古板守旧与罗曼蒂克的较量前言在封建儒家礼教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程式固定的婚俗礼仪,并一直沿用至近代。清末民初,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传统的婚姻制度和婚姻礼俗受到冲击和挑战,新的婚姻观念和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清末民初的旧式婚俗近代的新式婚礼近代婚姻制度的变迁参考书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包括议婚、订婚、结婚、离婚和再婚在内的婚姻礼仪与婚俗传统。进入民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婚姻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更新,新的婚姻价值观念和礼俗不断流行开来。但是,新式婚

2、俗还没有占据主要地位,传统的婚礼习惯仍有很大的势力,各地仍然普遍流行着旧式的婚俗。清末民初的旧式婚俗清末民初的婚礼仪式是对清代的延续,旧式婚礼仍然很普遍,尤其在农村,结婚程序还十分繁琐、冗长。各地的婚礼仪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进行,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纳采“六礼”中的第一礼,指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提亲。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送礼求婚。问名即男方请媒人以书信的形式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然后进行占卜、算命,从

3、而判断男女双方会不会相冲相克,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请庚贴”。《八字贴》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书有曰:“未卜时,恐有不吉,昏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所以,只有“纳吉”仪式完成了,才表明男女双方正式进入订婚阶段。“纳吉”是男女双方决定缔结婚姻的标志。左上:男方遣媒给女方的《求婚帖》右下:女方同意后给男方的《允婚帖》纳征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女家接受聘礼后,婚约便告成立。

4、请期即男家选择好成婚的良辰吉日,并派人通知女家。《仪礼·士昏礼》的《注》中曰:“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从字面上看,“请期”是男方请女方长辈确定成婚佳期,但实际上仍由男方确定。所以,“请期”只是一种礼节上的谦让。亲迎即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六礼”的最后一礼,也是古代婚俗中最为重要、最为繁缛琐细的仪式。亲迎的方式,因民族、地域、文化、经济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普遍使用的是花轿、喜车,或者马、船等代步工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统婚礼习俗包含着稳定婚姻关系、追求生活幸福及家庭和睦等积极内容,具有维系家庭稳定

5、、巩固家族团结的功能,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但旧式婚礼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由父母包办,当事男女被剥夺了独立选择的权利。二是父母的择婚标准多以家族利益为先,重门第财产,忽视了作为婚姻基础的男女双方感情,使婚姻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三是在整个婚姻仪式中男方起绝对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四是旧式婚礼程序复杂冗长,浪费资财。以“六礼”作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婚姻礼俗,尽管程序僵化、繁琐,并且耗费大量钱货,但其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人短期内难以完全抛弃。因此,在民国时期旧式婚俗依然在

6、广大地区普遍流行,农村、山区、边远城镇等思想保守地方,人们的婚嫁仪式更是严格遵循传统的婚姻礼俗进行。返回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社会文化的输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可以自由、普遍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公共活动中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日益加强,这就为传统婚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一些青年在接触到新观念、新思想后,开始冲破旧思想的束缚,争取婚姻自主。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民国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近代婚姻制度的变迁19世纪末,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对扼杀个性自由的传统婚姻制度进行批判。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阵地,撰写了《

7、禁早婚议》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婚姻制度。谭嗣同在批判封建婚姻制度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婚姻生活践行了一夫一妻制的原则。梁启超与《新民丛报》谭嗣同坚决反对纳妾,极力主张一夫一妻制,而且严以律己。他与夫人李闰仅有的一个儿子早年夭折,但他并没有因为妻子再无生育而有所嫌弃,更没有纳妾。反之,夫妻之间仍然相敬如宾,伉俪情深。谭嗣同谭嗣同就义前写给夫人李闰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充满对妻子的慰藉,表达了他对自己婚姻的恪守。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新知识分子,如秋瑾、金天翮、何大谬、刘师培、何震、唐群英、丁初我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出版了一些书籍,提出了从改良婚姻

8、、家庭革命到废除婚姻家庭等异彩纷呈的思想主张,号召青年们冲出旧式婚姻的桎梏,争取婚姻的自主选择权。这些言论和主张,在青年一代当中产生很大影响,对促进婚姻自由观念的进一步传播起着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