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ID:15969462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_第1页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_第2页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_第3页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_第4页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六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套管换热器中用水蒸汽加热空气的总传热系数并确定传热准数方程式中的系数C和指数m。二、基本原理⒈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式,确定总传热系数:或式中:Q——传热速率,W;K——总传热系数,W/(m2·K);A——传热面积,m2;——对数平均温差,℃。⑴传热速率由冷流体带走的热量求出:式中:mS2——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冷流体比热,J/(kg·K);t1、t2——冷流体进出口温度,℃。⑵对数平均温差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蒸汽温度,℃。⒉气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

2、式可写成下列函数关系:对一定种类的气体来说,在很大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Pr数值实际保持不变,气体在管内强制流动下Gr也可忽略不计,因此上式可简化为:本实验目的之一,即学习用实验方法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流动时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确定上式中的系数C和指数m。本实验设备不能测定管壁温度,因此不能直接确定空气的传热膜系数,由下式可知:当管壁外侧热阻和管壁热阻都很小(αo>>αI)时,总传热系数KI与管内冷流体的传热膜系数可近似相等,即,由此即可确定()。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流程如附图所示,空气由一台小型离心式鼓风机供应,

3、经孔板流量计送入内管,套管环隙空间通入水蒸汽由电热式蒸汽发生器供应。设备材质及尺寸:内管:铜管1#、3#设备为光滑管,2#、4#设备为螺旋管;两种管内径均为17.8mm,内管有效长度为1.224m;外管:Dg50有缝钢管;孔板流量计孔径φ20.32mm,孔流系数C=0.855;空气流量可由下式计算:式中:R——流量计压差,mmH2O;S——孔板孔口截面面积,m2;ρo——压差计指示液密度,kg/m3;ρ1——压差计指示液上部介质密度,kg/m3。四、实验步骤首先熟悉实验设备、流程、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4、⒈蒸汽发生器提前加水至规定液面,实验前半小时左右给电加热(三支4kW电热棒同时加热);⒉待蒸汽发生器压力升至0.2Mpa时,关掉一支电热棒,实验过程中保持发生器压力稳定在0.15~0.2Mpa之间;⒊先全开阀①,启动鼓风机,,然后缓缓打开阀②,控制加热蒸汽压力为0.1Mpa不变,打开阀③(放空考克)排除不凝气,视蒸汽冒出立即管壁阀③,实验过程中不再排不凝气;⒋保持空气最大流量(阀①全开状态),观察各处温度变化情况,待T、t1、t2保持稳定不再变化,即可开始记录数据;⒌从大到小调节空气流量(关小阀①),共测取5~6个不同空气流量下的

5、数据;注意:每调节一次空气流量要等3~5分钟,待各处温度稳定后,方可记录数据;⒍实验完毕,先关闭阀②,然后停鼓风机,待各组实验完毕,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拉开电源总闸。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⒈将实测数据记入表1,计算结果记入表2;⒉由计算数据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Nu~Re关系曲线以确定系数C与指数m;⒊按附录4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记录表:班级:姓名:实验时间:加热蒸汽汽压力MPa空气流量计压差RmmH2O流量计前压强PmmHg蒸汽温度T℃空气进口温度t1℃空气出口温度t2℃计算数据表:名称符号单位]234567定性温度tm℃进出

6、口温差Δt℃温差1Δt1℃温差2Δt2℃Δtm℃对数平均温差空气体积流量Vm3/h空气质量流量mS2kg/h管内空气体积流量V’m3/h空气流速um/s空气密度ρkg/m3空气比热CPJ/(kg·℃)空气粘度μPa·s导热系数λW/(m·K)传热量QW总传热系数KiW/(m2·K)雷诺数Re努塞尔准数Nu备注六、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⒈开蒸汽发生器前应首先观察其中液面是否达到规定液位;⒉开电源时,应注意:所有管线上的阀门全关;⒊实验之前应打开放空考克排放不凝气;⒋单管压差计应首先调零或记录初始值(孔板,计前);⒌每组数据读取前,应

7、确保各处温度已经稳定;⒍实验过程中一定确保加热蒸汽压力恒定;⒎实验停止前约10分钟,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所有实验停止时,应使其压力小于1at;⒏全关电源,实验过程中冷凝水要回收;⒐流量调节过程中应注意所取数据在整个范围内的均匀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