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

ID:15982978

大小:10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_第1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_第2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_第3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_第4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云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申报项目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项目名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电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项目主持人:凌永发教授学院(部)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盖章)填报日期:2011年11月13日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制8一、基本情况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本科□高职高专申请学校经费3万元配套经费学院1万元起止年月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从申报年份开始计算)其他0万元项目主持人姓名凌永发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12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历

2、时间主讲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08-09学年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8级各专业78电信学院09-10学年上矩阵论09级研究生54电信学院09-10学年上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08级电气自动化60电信学院09-10学年下电路09级各专业72电信学院10-11学年上线性代数09级各专业54电信学院10-11学年下电路10级各专业72电信学院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起止时间项目名称(校、省或国家级项目)概况(在研或结题;获奖情况)2005年全日制本科弹性学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完成2005年第七届校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二等奖2005年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与,完成2008年

3、电气控制与PLC控制重点课程主持,完成2010年电路校级精品课程参与2011年电路省级精品课程参与201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专业主持201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主持项目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负责人∨总人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初级职称人数博士硕士学士430250姓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在项目中的分工本人签名廖清1983.01讲师电信学院方案设计陈芳芳1973.12高工电信学院工程设计杨敏1966.07教授教务处质量监控何晋1966.05教授电信学院方案设计郝武帮1970.08实验师电信学院实践设计徐武1974.03讲师电信学院实践设计沈勇1966

4、.05副教授电信学院工程设计8二、立项背景与意义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1)我国工科专业学生的比例约占1/3,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超过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但人均产值很低,在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中与人才有关的指标排名落后,反映出我国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匮乏。(2)云南省电力行业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技术引进、吸收、改造、提高与创新成为我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工程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则是现代工程的本质属性。培养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创新

5、人才,是高等院校研究与建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3)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4)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用,但受多种因素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相对还是比较严重;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较低。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就业能力趋于弱化。()人才培养未能及时跟进大众化教育

6、需求,在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方面还未明确;能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2.本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不超过5条)1、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要求。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并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多年来,尽

7、管各高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培养国家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和培养体系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完善。2、构建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多层次人才质量标准需求的必由之路。大众教育的形成促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尽快由知识型、技术型向学习型和能力型转化。同时越来越复杂、广泛和变化不定的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为大众化教育下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3、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