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

ID:1600182

大小:11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_第1页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_第2页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_第3页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_第4页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归纳 考试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脑神经基础:一、大脑:1、由二个半球组成,分额、顶、颞、枕、岛叶。表面灰质,下为白质。2、内嚢是白质,分前肢、膝部、后肢。病变时出现三偏:偏瘫——损害皮质脊髓束。偏身感觉障碍——损害感觉传导纤维。偏盲——损害视放射。3、有几个重要中枢:运动中枢:额中央前回,支配对侧随意运动。感觉中枢:顶叶中央后回,支配对侧深浅感觉。言语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损害时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言语中枢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损害时为感觉性失语。听觉中枢:在两侧颞横回。视觉中枢:在枕叶距状裂,损害时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视幻觉。二

2、、小脑:由二个半球和蚓部组成,保持平衡和共济运动的机能。半球损害——肢体性共济失调;蚓部损害——躯干性共济失调三、脑干1、分中脑、桥脑、延髓,发出3——12对颅神经。2、一侧脑干损害出现交叉性瘫痪。脑部血液供应: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颈内动脉分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颞、顶叶及基底节区血液。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缘合成基底动脉,依次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及脑干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两

3、侧大脑前动脉由前交通动脉连接,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连接,构成脑底动脉环。脑血管疾病本课重点:脑出血和脑梗塞的鉴别要点,TIA的临床特点,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TIA的最常见的表现及特有症状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治疗重点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脑血管病(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三大致死疾病病因:血管壁病变

4、、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空气、脂肪等诊断:结合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常可作出诊断一、短暂性脑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病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发病超过2小时常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和影像学征象病因及发病机制:微栓子学说、脑血管痉挛学说、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临床表现:一般特点:多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1、颈动脉系统TIA:常见发作性偏瘫或单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特征性表现—一过性失明。2、椎

5、-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发作性眩晕、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性瘫。特征性表现*猝倒发作(脑干网状结构缺血)*少见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发作辅助检查:头CT或MRI、TCD或DSA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治疗:消除病因、减少和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预防性药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吡格雷二、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脑栓塞1、脑血栓:是由于供应脑血液的动脉因动

6、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供中断,缺血缺氧,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症状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动脉炎好发部位: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病理:超早期(1~6h)、急性期(6~24h)、坏死期(24~48h)、软化期(3d~3w)、恢复期(3~4w后)类型: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临床表现:一般特点: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中发病特点:主要脑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7、:1、颈内动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特征性病变——一过性失明,Horner征。2、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出现三偏、失语。皮层支病变---单瘫,优势半球---失语,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深穿支---三偏或部分3、大脑前动脉:单肢瘫及感觉障碍,排尿障碍,淡漠、欣快、强握、摸索。4、椎-基底动脉:眩晕、复视、构音吞咽障碍、共济失调、交叉性瘫。基底动脉主干---四肢瘫、延髓麻痹、昏迷。桥脑基底部---闭锁综合征5、大脑后动脉:常见对侧同向偏盲,丘脑综合征,锥体外系症状。6、小脑后下动脉:引起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8、-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同侧面部及对侧半身感觉障碍。辅助检查:CT:24~48h,梗塞区出现低密度灶见图、MRI:显示病灶早DSA:血栓形成部位及侧支循环TCD: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粥样硬化诊断:发病年龄较高、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可先出现TIA,在静息或睡眠中急性起病鉴别:脑出血、脑栓塞、颅内占位病变治疗原则:超早期(动脉溶栓)、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