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ID:16006424

大小:53.2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7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_第1页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_第2页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_第3页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_第4页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考纲整理李府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一、管理方机雇主协会的概念1、识记(1)管理方的定义和特点定义: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过程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权责对等十分重要。(2)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持股;2职工大会(民主管理);3、共决合同制;4、工厂委员(3)雇主协会定义

2、: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的利益作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雇主的利益2、理解(1)管理方的管理模式:从职权结构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从管理理念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2)雇主协会的类型:行业协会、地区协会、雇主组织。二、雇员的内涵1、识记:雇员的定义:雇员也称劳动者,我国的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2、理解: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2、工作成为个人的发展平台

3、;3、工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4、知识工作者任然处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三、工会的实质(备注:工会各概念是超级重点,每年必考)1、识记(1)工会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特点: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一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或经济性组织;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在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2)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和总工会职业工会

4、:职业工会是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行业工会:是将某一特定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的技术技能以及从事的职业。(3)工会的行为方式:1、互保互助;2、集体谈判;3、劳动立法;4、直接行动;5、政治行为(4)工会的职能:1、整合职能;2、经济职能;3、民主职能;4、服务职能2、理解(1)工会的发展过程:早期职业公会时期、行业工会时期和总工会时期。(2)工会承认的方式:自愿承认,法定承认(3)工会化的原因:1、对就业条件及管理方提

5、供的待遇感动不满;2、认为建立工会是表达这种不满的一种有效方式;3、对劳工运动有所了解。13/1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考纲整理李府第二章劳动关系的本质一、劳动关系的概念(超级重点)1、识记:(1)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关系是指人们为了从事社会劳动而结成的关系,是就业组织中由雇用行为而产生的关系。其基本含义是指管理方或者管理方团体与劳动者或劳动者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和冲突关系的总和。狭义的劳动关系就是劳动力的雇佣双方在劳动力的雇佣过程中的相互关系。(2)劳动关系的特征:(2016.10简)1)劳动关系是在

6、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这种双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特点。2、理解:(1)劳动关系的三个方面:1、从业关系、2、劳动组合关系;3、劳动者的利益组合和关系(2)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冲突和合作二、劳动关系的本质1、识记(1)冲突的含义: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出现分歧,

7、甚至背道而驰的时候的表现形式。冲突一般包括显性的冲突和隐性的冲突。(2)产业行动的含义:所谓产业行动又称为集体行动,是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用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政党运营手段等进行对抗的行为。是劳资双方在难以通过正当谈判达成一致解决争议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具有保护性、权益性、临时性的行动。(3)合作的含义:(4)合作的根源:劳动关系理论一般认为,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合作主要源于“被迫”和“获得满足”2、理解:(1)冲突的根源:1、异化劳动的合法化;2、客观的利益差异;3、

8、雇佣关系的性质;4、劳动合同的性质;5、心理契约的不履行;6、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因素(2)冲突的表现形式:显性冲突:对于员工来说主要表现为罢工、抵制、辞职、诉怨等;对于用人单位来讲表现为关闭工厂、停工、惩处或辞退员工等。隐性冲突;对于员工来说主要表现为职务内绩效的降低,比如怠工、旷工、缺勤、偷懒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