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

ID:16093044

大小:1.33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7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_第1页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_第2页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_第3页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_第4页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JournaloftheCentralConservatoryofMusic·87·乐器\音乐与人际关系:乐器学研究的发展与现今趋势蔡灿煌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乐器反映其原本文化中的乐音观及物质观,因此,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我们在以乐器为研究对象时,必须考虑兼具听觉与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视觉的双重评价和标准。特别是在近期乐器的相关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讨论或学术研究中,总是在这两者间寻求一个最理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

2、想的平衡点。另一方面,在以往音乐学(musicolo—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g),)研究的学术范畴里,乐器向来是重要的探索对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谨,象之一,亦是我们了解乐音、社群、文化彼此间关罐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系的重要途径。无论谈及中西音乐,对于乐器的变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革与发展的探讨总是伴随着中西音乐学科史的发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乐记》展。这类以乐器为主要探讨对象,在西方音乐学或民族音乐学领域被称为乐器学(organology)。如果在古代,特定乐

3、器及其音色能令人产生某从中文字面上去解释,很容易明白乐器学是一种特定的联想——音乐背后的社稷伦常,那么今种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乐器的学问。而其英文日,当我们面对着一批批收藏在不同学术单位及博构词法更可令我们明白其发展的源流:organology一物馆中的乐器收藏,或是一件件在田野采风时所见字由前缀organ和字根一logy所组成。依照牛津英之原生态乐器时,又能令我们唤起什么呢?是那世文字典网络版(OxfordEnglishDictionaryOnline)的代交替,逐渐淡忘的过去;还是那世代相传,历久解释:早期占希

4、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各不衰的上古传说?其实,乐器学所关注的焦点,不自的著作《法律篇》(Laws)和《政治学》(Pol/-外乎是如何透过对乐器的研究,来探索蕴藏在乐器缸)中都以organon一词泛指一般的工具或器具。本身以外,更多元、更丰富的音乐(与其文化)信而柏拉图在其《共和国》(Republic)一书中以及其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对中西民族音乐学后的哲学家或作家们亦以此词代表任何(或所有)(ethnomusicology)学界在乐器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回的乐器或工具。在古典及教会拉丁文的用法中则特顾,来反思

5、此一学科在当下及其未来发展可能的研指“乐器”[2]留。究趋势。一logy来自古希腊文,有“科学及部门名称”的用法。前缀与字根的结合,则成为音乐学中“一一、乐器与乐器学门以乐器为研究核心的学科”。而1618年米歇尔·乐器,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其普里托里乌斯(MichaelPraetorius)更首先以“乐本身总是无法脱离音乐演奏的主要功能,同时,也器学”一名称来专指“有关乐器的科学”(thesci-无法抹去其作为物质文化的产物[1]①。正是因为enceofmusicalinstruments)[3]。在牛津

6、大学出版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蔡灿煌(1974~),男,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暨中国戏曲资料中心主任。万方数据·88·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0年第4期社的OxfordMusicOnline(含学界常用的第二版New说明和简介及将这些乐器的“标本”携带同国,则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c/a珊)中,除了对成为再现非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这些早期早期乐器研究文献及历史发展做了全面地回顾外,有关乐器的插画、侧写与乐器实物本身,也成为今也对于乐器学做了简略的定

7、义:此为一门致力于日撰述民族音乐学学科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研究乐器的历史和社会功能、设计、建制和演奏比较音乐学时期,随着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彼此间关系”的学科;而形成此一学科的主要原因义,及接踵而至更大规模的殖民及传教,大量从异及其历史背景,是19世纪欧洲及美国因殖民与传乡被带回西欧的录音与乐器收藏,使得此时对于乐教所带回大量非西欧乐器,在博物馆收藏及展示所器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时期。乐器及其引发的问题与研究工作[3]。所衍生出的相关问题则与博物馆收藏、收藏行为、在海峡两岸许多音乐院校的课表中,乐器学往分

8、类工作与文化再现(culturalrepresentation)等题往是必修或选修的科目之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旨息息相关。同时,也因为诸多问题不在既有音乐这些课程实质内容更接近“乐器介绍”或“乐器发学的讨论范畴,因而使乐器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子学展史”,这和西方乐器学的涵盖范畴和理解存在着科研究。很大的差异。以下,笔者将借此机会首先针对此学在众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