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

ID:16132834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_第1页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_第2页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_第3页
资源描述: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一、教学目标(一)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的探究,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渗透学习控制变量法。(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3、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教时安排共3课时,第1知识块1课时;第2、3知识块2课时四、教学建议第1课时内容1:哪些物质是金属学生对金属并不陌生,有丰富的前概念,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有关金属的资料,进行课前探究性学习。建议:学习方法:探究、合作、交流教学策略:课前探究,查找资料是基础。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即有些用途不是直接由某金属的某一性质决定的(如合金的性质,学生不清楚),教师应该加以指导。教学流程:课前延伸:学生收集有资料,进行课前探究性学习↓创设学习情景→了解金属的存在↓探讨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探讨性

3、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自我认知与评价3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资料图片:几种金属第2、3课时内容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教学环节: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提出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1.与氧气反应2.与酸反应3.与碱反应4.与盐反应……与碱反应特殊处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铝、镁、锌、铜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铜分别与硝酸银硫酸锌溶液反应铁硫酸铜溶液、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镁、铜与氧气的反应结论结论结论结论总结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建议:1、注

4、意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控制;2、置换反应概念的建立仍可采用图解的方式。(模型的建立)内容2: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只作一般分析,主要让学生体会物质变化与微观运动是有密切联系,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它的宏观性质这一物质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思想。五、资料链接1、金属:3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称为金属。在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金属占了绝大部分。在金属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彼此之间靠自由电子的运动形成金属键。它们具有特有的光泽,不透明,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硬度、密度一般都较大。在常温下,除汞外均为固

5、态。金属原子的化学性质一般较活泼。由于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电负性较小,在化学反应中,往往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这是金属元素共同的化学特性。很多金属能与非金属化合;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钠、钙等)在常温下即能与水作用,产生氢气;很多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少数金属还能与碱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一般呈碱性,仅少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呈两性。金属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指铁、锰、铬;有色金属指其余的所有金属。有色金属又可分为以下4类:①轻有色金属:一般指相对密度在5以下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

6、。②重有色金属:一般指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有色金属,包括铜、镍、铅、锌、钨、钴、锡、锑、汞、镉、铋等。③贵金属:指价格比较昂贵的金属,包括金、银、铂、铱、锇、钌、铑、钯。④稀有金属: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分布较散、提取较难或被研究应用较晚的金属元素,包括铍、钼、钽、铌、钛、铪、钒、镓、铼、铟、铊、锗以及稀士元素和人造超轴元素等。从性质上讲,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有时难以区分。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