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ID:16157773

大小:537.5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8-08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_第1页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_第2页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_第3页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_第4页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稻田综合种养技术2012一、稻田养鱼简介及历史稻田养鱼简介: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历史沿革古代:早在东汉时期,在17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稻田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雏形:1964~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汉中县市郊,发掘一东汉时期的墓群,先后出土了土陂池和陂池稻田模型各一具,池内塑有鲤鱼6条,鳖1只,蛙3只,菱角5只。1977年在我省峨嵋县,发现了东

2、汉墓中石刻的水塘和水田模型:石刻分两部分,左面刻水塘,右部再中分为二,上部分为水田,内有两农夫正在薅秧,下部分亦为水田,内有两堆堆肥。左边石刻水塘中有青蛙、鲤、鸭、鲢、鲫等,水塘与水田之间的田埂上有矩形缺口及竹笼,有捕鱼的作用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虽有所发展,但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几经兴衰。七十年代以后,我国稻田养鱼生产通过在技术上广泛的研究和生产上的深入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1990年农业部又在重庆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把我国稻田养鱼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现状:随着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稻田以种稻、

3、养鱼为主体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已经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面前。国内外对稻田立体开发利用有一些研究,但一般都比较分散、零碎,不利于系统地指导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稻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因而有必要对稻田的立体开发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二、稻田养鱼的意义与作用稻田养鱼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理想效果。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水产

4、养殖科技工作者的勇敢探索,将各种水产养殖生物的池塘养殖技术移植到稻田,并加以适当改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稻田养鱼理论的内涵,形成了稻田生态渔业利用的现代稻田养鱼理论新框架,带动了水稻种植技术与水产养殖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大力推广现代稻田养鱼新技术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1、开辟了养鱼生产的新途径,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发展稻田养鱼,既不需要占用现有的养殖水面,也不需要占地挖池。利用稻田,可以做到就地育种,就地放养,利于生产,方便群众。改变了过去良种靠外援,品种不对路,规格小质量差,价格不合理,长途运输成活率低的现象。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成鱼或其他水产品,不

5、但可以解决农民“吃鱼难”的问题,还可以就近销售、繁荣市场、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变自然优势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水产养殖,往往需要挖塘建池,不仅要占用土地,而且每开挖一亩池塘,一般需要建设资金上万元元。利用稻田养殖水产品,通常施工量较小,所耗人力及资金较少,而且一家一户能自己施工,可以减少大量的资金投入。2、充分利用各种物质与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稻田内开展水产品的养殖需要配套一定的工程设施,比如开沟挖凼等,从而变稻田的平面生产为立体利用。形式上,由于开沟挖凼减少了水稻的有效种植面积,而实际上开挖的沟凼斜坡仍可植稻,再加其它条件的相应改善,水稻

6、产量一般都相应有所增加。同时,由于稻田的立体利用,不仅可产出水稻,而且还可以生产出人们生活需要的高蛋白水产品,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通常稻田内的杂草、昆虫、害虫等都是对水稻有害的生物资源,必须人工除去,否则会影响水稻的生长。而这些资源,对于水产品来说,许多都是良好的饲料。开展稻田养殖,可使这部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稻田单一种植水稻时,水只能是单一途径利用。而养殖水产品后,可得到双重利用。因为对于水生生物来说,水体只是基本的生活环境,并不消耗,因而能做到“借水还水”,相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3、改善了水稻的生长条件,有利于促进水稻增产。在

7、稻田里进行水产品的养殖,对水稻的生产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表现在可以清除田间杂草。稻田除草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工拨除。近年来用化学除草剂的,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且后者还造成土壤的板结和谷粒与环境的污染。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水产品可以较彻底的消灭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和落水害虫,变害为利,省去了人工除草的繁重劳动,而且有人工除草无法相比的除草经常性,更有化学除草剂不能比拟的无公害化,既节省费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二是增加了通风透光能力一方面稻田养鱼工程的沟凼增大了稻田稻秧之间的行距。另外,在水稻生长前期,

8、鱼吃食稻田中的杂草,可减少杂草与秧苗争肥、争光的机会,降低肥料的损失;到水稻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