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

ID:16167660

大小:36.0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_第1页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_第2页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_第3页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_第4页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摘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关键词: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分期;改革开放引言社会形态及其演变不但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切实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

2、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未来社会的走向,具有重大意义。关于中国的社会形态及其演变,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马克思根据西方历史提出并由斯大林总结的五种生产方式论。但是,这种学说是否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却一直受到怀疑,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曾有热烈讨论。目前,这个问题重新成为学术界的热点。22/22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摘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

3、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关键词: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分期;改革开放引言社会形态及其演变不但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切实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未来社会的走向,具有重大意义。关于中国的社会形态及其演变,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马克思根据西方历史提出并由斯大林总结的五种生产方式论。但是,这种学说是否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却一直受到怀疑,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曾有

4、热烈讨论。目前,这个问题重新成为学术界的热点。22/22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判定社会形态的标准与根据。顾名思义,五种生产方式论主要是按照生产方式来判定社会形态的。最近,刘泽华先生提出了分层次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新设想。他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即阶级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它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其二是社会控制与运行机制形态问题。马克思说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这对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

5、是“王权支配社会”。其三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范式问题,王权主义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刘先生按照这三个层次论述了中国社会形态的特点,但没有把这个问题和历史分期联系起来[1]。尽管我不能完全赞成刘先生的具体论述,但他这种分层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可谓有识。我进而认为,不但可以从不同层面把握社会形态,而且还可以把社会形态本身分为若干层面。社会形态的每个层面不但有各自的特点,而且有各自的发展规律,我们甚至可以据此分层次地进行历史分期。我仍然沿用传统的概念,把社会形态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

6、的层面,并以之探讨中国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分期。22/22鉴于原始社会或史前时代为世界各民族所共同经历,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大同小异,而学术界对中国原始时期的社会形态争议也不大,所以本文从略。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各民族的文化逐渐异彩纷呈、个性突显,而有关学术争议也层出不穷,故本文着重讨论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形态。一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分期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关系形态大致都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过去学术界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已经相当深入细致,所以下面首先简略地阐述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看法。中国经济形态及其演变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和相应

7、的三个阶段,即农业社会、农商社会和工商社会。春秋以前,尽管也存在手工业、商业、渔牧业等等,但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为农业。是为农业社会。22/22自战国到洋务运动以前的中国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门,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其中,农业和手工业是产业经济,商业是交换经济或市场经济。在产业经挤中,又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过去,人们对这个时期商业的发达程度认识是不够的。最近何兹全教授指出:“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变化’是由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经济向商业交换经济、城市经济转化。由战国开始,交换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一直维持到东

8、汉,有六七百年。”“可以大略地说,汉代城市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0%左右。”[2]宁可教授则认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另一次大发展是在唐宋以后:“唐宋以后,可以看出商品经济市场、货币、城市等等与以前不同的发展,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如茶、棉的商品化、区域性市场的扩大及市场网络的逐步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