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94479
大小:33.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公文文体写作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文文体写作格式第二章公文文体写作(一)第一节公文的概念和作用一、公文概念-二、公文作用-第二节公文的分类和格式一、公文的分类-二、公文格式-v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v狭义的公文是指法定公文,主要指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条例》)和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办法》)规定的18种党政公文。v1、领导与指导作用v2、
2、传达与教育作用v3、桥梁与纽带作用v4、凭证与依据作用v法定公文的分类很复杂,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按发文机关所属组织系统分:(二)按行文方向分-v(三)按涉密程度分-v(四)按处理时限分-v可分为平件、急件和特急件三类。v此外,还可根据公文的来源,分为收文、发文两类;根据处理万式,分为阅件、办件两类,而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分类,则可分为领导指导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商洽性公文、会议公文。v1.党机关公文v即《条例》规定的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
3、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v2、行政机关公文v即《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v各自特有的:v1.上行文v下级机关、部门向上级领导与指导机关、部门报送的公文。其典型文种是报告、请示。部分意见也可上行。v2.下行文v上级机关、部门向所属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部门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指示、决议、条例、规定、批复等,多数通知、会议纪要、通告、公告和部分意见与函亦属下行文。v3、平行文v向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传递
4、的公文。主要有函和议案(议案在行文性质与程序上,又具有上行特征),部分通知、意见、会议纪要也可平。v按保密级别可分为普通公文、保密公文。保密公文: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4公文文体写作格式可分为平件、急件和特急件三类。此外,还可根据公文的来源,分为收文、发文两类;v根据处理万式,分为阅件、办件两类,而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分类,则可分为领导指导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商洽性公文、会议公文。v按阅读范围又可分为对外公开件、限国内公开件、内部使用件(含限知)。公文格式v一、规范格式:v《中国共产党
5、机关公文处理条例》v国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v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机关公文格式》v二、公文格式的构成要素:v眉首-主体-版记-v《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16项组成。v《格式》规定行政公文格式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共18项.v指定性格式项目:如版头或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正文、成文日期等);v选择性格式项目:如秘密等
6、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签发人、附注、附件等。v眉首,也称作文头,它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等组成。v1、公文份数序号:v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秘密、机密、绝密三级。v保密期限:绝密★一年v3、紧急程度-v4、发文机关标识-v5、发文字号:v6、签发人:v7、红色反线:眉首与主体的分隔线。v是将同一文稿印制的若干份公文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也叫印刷顺序号或份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v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便于公文的分发、清退、阅办和销毁。只有绝
7、密、机密级公文才标注。v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的不同,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等。用3号黑体字标示。v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的不同,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等。用3号黑体字标示。v是公文制发机关的标记,由发文机关名称+“文件”组成。v例:西南大学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v俗称“文号”,是发文机关编排的公文代号,便于发文机关掌握该年度的发文数量和公文的收发、登记、办理、保管和查找。v组成:v由机关代字、发文
8、年份号和文件顺序号组成,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3号仿宋字书写。年份号要写全,要用六角号括起来。文件顺序号不能有空号。v例:4公文文体写作格式v国发〔2008〕1号渝委发〔2008〕2号v川府发〔2007〕5号国教函〔2006〕2号v错例:v国发〔08〕1号v国发(2008)1号v沪委函〔2008〕003号v川教发〔2007〕第08号v[2008]国发1号v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