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

ID:16293492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_第1页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_第2页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_第3页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_第4页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宜阳县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工作汇报中共宜阳县委宜阳县人民政府(2011年10月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省“清洁家园行动”督查组领导莅临我县对“清洁家园行动”工作进行观摩、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难得机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谨代表宜阳县委、县政府,向莅临宜阳视察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宜阳属豫西浅山丘陵区,毗邻洛阳,交通便利,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辖9镇7乡1个办事处,353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

2、、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经济发展快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等荣誉。2008年以来,宜阳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上级文明委的正确要求,根据《全省农村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实施方案》(豫文明〔2008〕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我县农村工作全局,以“清洁家园行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优化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高标准建成了80个市级示范村,形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精品村;二是完成通组通户道

3、路硬化1991.9公里;三是新建并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2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7个,达到各项软硬设施齐备;四是建设农民休闲广场18处,文体广场130个,安装各类健身设施780套,农民休闲广场18处;五是完成了年初市分配的50个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六是新建农村垃圾池324个,改建402个;新建垃圾填埋场所54个,改建52个,5个试点乡镇逐步实现“村集中、乡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全县农村公益性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农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县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领导,为“家园清洁

4、行动”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全省“清洁家园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文明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并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宜阳县“清洁家园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委局负责人任成员。各成员之间各负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我县“家园清洁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机构。县文明办还成立了“家园清洁行动”监督小组,确定了年度整治的工作方案和整治任务,组织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了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清洁家园行动”工作机制,县主要

5、领导定期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流动现场会、观摩会工作机制,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示范路段机制。三是组织帮扶活动。按照市文明办要求组织全县省、市级文明单位对各乡镇创建示范村进行帮建,将省、市级文明单位和“清洁家园行动”试点村结成对子,要求文明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对试点村予以重点扶持,帮助村庄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素质。把省、市级文明单位的帮扶情况作为年度复查的依据计入档案,在结队帮扶工作中,文明单位给予了试点村有力支持,单位的精神文明创建思想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二、强化宣传,为“家园清洁行动”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借助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形式,

6、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清洁家园行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有线电视台滚动播出标语5000余次,出动宣传车50余台次,在县区主要街道粉刷、张贴标语150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使“家园清洁行动”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二是通过对评选出的“清洁家园行动”示范户的表彰,进一步激发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积极动手,自己的院落自己整,自家的卫生自己搞,公用设施大家筹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在“清洁家园行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制定村规民约,形成

7、人人“爱卫生、爱家园”良好氛围,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清洁家园行动”的浓厚氛围。三、强化投入,为“家园清洁行动”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县财政直接投入。三年来县财政共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达余万元。二是乡镇筹资。各乡镇严格按照1:1比例配套新农村建设资金,每年用于新农村建设资金不低于乡财政的2%。三是县直部门帮扶。县直包村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筹措资金,争取项目支持,所筹资金全部投入到所分包村的建设之中。四是对县可控制的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田水利、交通、卫生等项目资金,相对集中,向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倾斜。五是各级各部门设立新农村建设资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对挤占挪用新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