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

ID:16315636

大小:4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9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_第1页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_第2页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_第3页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_第4页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监狱狱务公开现状研究【摘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完善司法公开、推进狱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推进狱务公开列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狱务公开与否不仅关系到司法公正,而且关系到对罪犯的改造,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推行狱务公开制度,是实现依法治监、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平安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监狱法制建设和行刑文明进步发展的体现,是我国监狱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狱务公开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狱务公开的现

2、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完善我国狱务公开制度提出建议。【关键词】狱务公开专业化常态化便民化多样化一、狱务公开的意义狱务是指监狱机关的行刑事务和行政执法事务。狱务公开就是监狱机关为确保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工作的公平、公正,将行刑事务及附属于刑罚执行的行政执法事务向社会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完善司法公开、推进狱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推进狱务公开列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6/16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正。狱务问题涉及监狱执法中

3、的重要环节,涉及罪犯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特别是对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更是直接关系到犯人及其亲属的切身利益。狱务公开与否不仅关系到司法公正,而且关系到对罪犯的改造,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推行狱务公开制度,是实现依法治监、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平安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执法公信力,预防司法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确保监狱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狱人民警察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我国监狱法制建设和行刑文明进步发展的体现,是我国监狱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往往把罪犯看成

4、是纯粹的社会渣滓,而忽略了其作为“人”的一面。实际上,罪犯也是人,不过是有犯罪行为的人而已。保障犯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迈向法治轨道的一个标志。对罪犯固然要依法实施惩罚,但我们也应明确,惩罚只是辅助性的手段,把他们改造成健康自信、遵纪守法的公民,才是根本目的所在。推行狱务公开,为罪犯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改造环境,有利于他们树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希望。同时,狱务公开意味着“阳光执法”,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赢得良好的声誉。二、我国狱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司法部于2001年下发了《司法部关于在监狱系统推行狱务公开的

5、实施意见 》 16/16要求全国各级监狱机关应根据狱务公开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形式,向罪犯和社会各界公开统一规定的内容,包括监狱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罪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罪犯收监的规定;罪犯考核、分级处遇的条件和程序;罪犯通信、会见的规定;罪犯行政奖励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行政处罚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减刑、假释或又犯罪处理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和程序;罪犯离监探亲的条件和程序;罪犯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罪犯生活卫生的管理;罪犯的教育改造;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利、义务和纪律等。 《意见》还规定了狱务公开的主要方式,包括借助新闻媒

6、体、运用狱内宣传手段、开展狱务咨询、印发《狱务公开手册》等。下面,笔者就我国目前狱务公开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一)狱务公开范围过小2007年5月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据笔者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监狱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过小。1.监狱对罪犯公开的信息过少16/16目

7、前监狱对罪犯公开的信息主要是一些和罪犯服刑相关的制度、减刑假释名册、罪犯的考核奖罚等等。一些和罪犯人身利益相关的或是作为一名公民应有知情权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公开,犯人在狱内远离了互联网,能订阅的报纸书籍有限,观看电视节目、与家人会见也有限制,犯人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当贫乏,大多只能依靠监狱来传输。笔者认为,不止是《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和罪犯服刑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向罪犯公开,类似《婚姻法》、《民法》、《不动产登记条例》等和罪犯生活相关的新施行或修订的法律法规监狱也应该主动向罪犯公开,虽然监狱不是这类信息公开的法定主体,但是犯人作为一名公民,应该享有这些

8、信息的知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