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

ID:16360884

大小:16.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_第1页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_第2页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_第3页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_第4页
资源描述:

《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规划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现代学校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校,但随着丰都县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的推进,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添置一新。但硬件好了,但我校不是一所“好学校”。存在问题如下:办学理念滞后,学校文化缺位,课程建设缺失,师资结构失调。如何“软”“硬”兼施,突破乡村学校的办学瓶颈,办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我们在思索,我们在探索。我认为学校应以坚持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着力学校特色提升,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与品位。  一、以“特色”为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用文化浸润人,用文化感染人,用文化引领人,用文化改变人,用文化发展

2、人,全面促进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型。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乡村学校要抓住机遇建设特色学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切入口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要有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历史性、渐进性,从而彰显个性生命,建成文化学校。通过对以往办学特色的梳理,来提炼重组进行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学校是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对此我们要针对本校实际形成特色项目,对项目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既深度认同,又优化组合,对每一个孩子兴趣特长培养的关注,是对每一个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担

3、当。全体教师大家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扎根开花,形成时时听得到,处处看得到,人人感觉到的可喜局面。要根植脚下的土地挖掘课程资源,来进行特色学校文化课程建设。   二、主动把握学校发展前景。  乡村学校的办学不能自我宽慰不求进取,也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更不能井底之蛙自我陶醉。要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理性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对先进文化兼收并蓄,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从而打破乡村学校的办学瓶颈,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  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统领,形成朝向明确意蕴丰厚的办学理念。  乡村

4、学校应当以追求卓越之精神为动力,以富有最高价值指向的文化精神为引领,努力促进学校文化的国际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高度协同。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将它的精华融注到学校文化中来,建构一种积淀厚重、情理交融、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蕴。  在这一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重新梳理决定打造属于自身特色、彰显个性生命的学校文化。以“乐学、善思、务实、创新”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办学目标,要将先进经验先进做法融入学校,系统构架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乡村学校对待好的经验做法,不能简单地采取

5、拿来主义,不能照搬照用,不能生搬硬套。要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系统,做到具有自我特色、自我气派、自我风格的学校文化。  首先是科学管理有品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多渠道细节化地优化我们办学的每一个环节,突破乡村学校办学瓶颈,以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习惯养成为重点,围绕质量二字,大做升级文章。其次是特色办学有品位。一个特色,形成有年,可要丢弃,只需短短的时间。艺术、科学、运动,这三大特色六大项目,紧跟形势,适应发展,注重传承,统筹规划,集中调配人、财、物,着力特色课程

6、建设,通过校本课程建设,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使特色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我要正视并深思我们的教育原则与教育策略,保障每一个孩子应有的教育权利,尽量发展他们在学业上及学业以外的潜质,真正的着眼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全面地成长。   三、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一所又好又有特色的学校,是每一个角落,每一人都洋溢着好美文化的气息。学校的特色文化要活在校园里,必须赋予校园环境以文化的特质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从学校文化标识系统,到学校每一面墙壁的设计,从学校长廊、路标等等展示方式到校内媒体的设计等,这些蕴含着内在的情

7、感体验或视觉符号的学校文化元素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特殊的“文化场”,使学校文化主体在体验中理解、接受并认同学校文化,最终共享学校文化。这样的文化更要“活”在师生生命里。学校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  要礼敬一片乡土,在办学成果展示中分享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喜悦。只有扎根脚下的土地,才会有学校的成长;而学校的每份果实,应该回落生养的大地,分享收获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