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手培训讲稿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

ID:16374234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_第1页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_第2页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_第3页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_第4页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插秧机手培训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插秧机手培训讲稿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而水稻单产及总产位居世界第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的1/3。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种植水稻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自然选择,形成了当今水稻栽培的技术模式。水稻生产中的育秧移栽和良种选育两次技术革命,使水稻生产从靠天吃饭发展到自主栽培,并逐步实现了稳产高产优质。然而,“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的桎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应用与革新,水稻种植迫切需要更新生产手段,

2、早日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既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种植方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的领导与重视下,江苏省农机局在充分总结我国早期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技术,研究创新育秧技术、试验完善配套农艺技术,并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已成功地开发生产出适应江苏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高性能水稻插秧机,总结形成了与机械化插秧配套的农艺技术体系。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近1.3万台,机插秧的示范推广遍布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机插秧面积254.7万亩。在江苏的带动下,以抓水稻机插秧为突破口,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3、的时机已经到来,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浙江、上海、山东、辽宁、云南、安徽、江西、湖南、黑龙江等省(区、市)也进行了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完成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稻麦(油菜)两熟地区育秧、机插和大田管理的技术配套和熟化工作,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经成功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达到甚至超过了手工插秧的高产水平。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的成功开发与推广应用,将是水稻生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

4、量,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第一章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我国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水稻生产更显特色。20世纪中叶以来逐步完善并推广应用的高产栽培模式已成为我国大部分水稻产区的主要栽培技术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应用的以肥床旱育、中小苗移栽、宽行窄株、少本浅栽为主要特点的群体质量栽培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水稻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持续多年实现了高产稳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

5、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并得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这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得益彰,并融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第一节新一轮机插秧技术的基本特点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研究使用机动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水稻种植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新一轮

6、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解决了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这与我国历史上前几轮推而不广的机插秧技术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一是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水稻机插秧的核心是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机动插秧机。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率先研制开发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的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不能控制自如,勾秧率、伤秧率高,作业性能极不稳定,不能适应水稻栽插“浅、匀、直、稳”的基本技术要求。新型高性能插秧机具有世界先进机械技术,适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采用了曲柄连杆插秧机构、液压仿形系统,机械的可靠

7、性、适应性与早期的插秧机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作业性能和作业质量完全能满足现代农艺要求。二是育秧方式有重大改进。历史上曾经推而不广的机插秧技术采用的是常规育秧,大苗洗根移栽,标准化程度低,费工耗时,植伤严重,始终未能摆脱拔秧洗根、手工栽插的技术模式。近年来示范推广的新型机插秧技术,采取软盘或双膜育秧,中小苗带土移栽,其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高,床土土层薄,秧块尺寸标准,秧龄短,易于集约化管理,秧池及肥水利用率高。秧大田比为1:80~100,可大量节约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