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ID:16405396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加味真武汤方的临床疗效,为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性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加位真武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NT-proBN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显著好转,且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左

2、室射血分数下降效果优于对照组情况(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NT-proBN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是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患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加味真武汤;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病因所引发的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该病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机具上升,据统计70~85岁人群发病

3、率达1/15,而>85岁人群患病率高至1/7[1]。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心脏收缩、舒张出现障碍,心输出血不能满足正常代谢条件下对血液的需求,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急速系统异常的临床综合症[2]。临床研究表明,真武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而部分患者中存在阳虚症状,温阳利水法对此类患者疗效突出[3]。本文笔者以加味真武汤加强真武汤的温阳利水左右去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符合纳入和排除

4、标准。实验组: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60.08±6.56)岁;平均病程为(4.43±0.94)年。对照组:男9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59.62±7.43)年;平均病程(4.32±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者;心功能分级属Ⅰ-Ⅲ级的患者;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心肾阳虚辩证标准的患者;年龄50~75岁;患者资源加入,且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急性心梗或非缺血性心脏病所引发的

5、慢性心力衰竭者;有精神问题的患者;对该药剂过敏或体质敏感者;能增加患者死亡率的患病者,如心源性休克、不可控高血压合并症等。  1.3方法常规治疗:采取低盐、低脂饮食、吸氧、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加味真武汤剂口服治疗,真武汤处方:附子10g、白术10g、茯苓15g、干姜10g、白芍15g、猪苓6g、桂枝6g、细辛和甘草各3g。用水煎服,取汁200ml,2次/d,4w为1疗程。  1.4观察指标中医候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显效指患者主次病症和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指患者主次

6、病症和体征明显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指治疗后患者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加重指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且体征和临床病症加重。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指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都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情况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射

7、血分数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实验组和对照组NT-proBNP指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T-proBN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NT-proBN;治疗后组间NT-proBN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临床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喘证、水肿"范畴,《内经》提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8、,《诸病源候论》提及"肾虚不能制水",说明慢性心衰多由过劳、过甘、过咸及心肾虚几方面所致[4]。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多以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