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ID:16466685

大小:10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10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_第1页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_第2页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_第3页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_第4页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评价及预警技术与应用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主要完成人:刘甲荣,徐前卫,徐俊国,杨伟刚,陈兰波,刘航,隋青美,王静,张炯,王琳,李斌,冯洪波主要完成人的贡献及曾获奖励情况:1、刘甲荣:研究员,项目主要负责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技术推广。对本项目前期进行大量的现场实地考察,针对隧道群的衬砌裂缝、破损、渗漏水、塌方等病害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后期进行了各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安全预警成套软硬件系统、隧道衬砌表面变形监测系统、衬砌

2、表面变形的隧道结构健康诊断方法、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表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模拟隧道全断面开挖的平面应变式模型试验装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JB2012-3-71-R03,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第3位;“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安全监测系统研究”,JB2008-3-79-3,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第3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研究与应用”,A08-3-011-001,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2008年,第1位。“基于旧波形梁护栏改造再利用技

3、术的A级护栏开发研究”A14-3-059-001,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2014年,第1位。“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及其足尺试验性能衰变规律研究”,JB2014-3-40-D01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4年,第1位。2、徐前卫:副教授,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技术研发,主要学术骨干。基于损伤力学并考虑时空效应,研究了围岩蠕变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损伤,并建立了衬砌结构损伤与表面变形等指标间的经验关系;研究了地震及失控重型车辆撞击等偶然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损伤机理与发展规律;基于损伤力学和实测衬砌表面变形的隧道结构健康诊

4、断方法,实现了衬砌结构损伤定量化评价。发明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薄膜式土压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可模拟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可进行锚杆拉拔力测试的试验模拟装置及其方法。王峰,曹阳,徐前卫,等,三角洲相软土地区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变形及其对应措施,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4,第三完成人。朱合华,黄宏伟,廖少明等,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1,排名第16位/共17位。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同济大学优秀博士

5、学位论文2007.3。3、徐俊国:高级工程师,项目主要负责人,前期调研、技术研发和现场总协调。参与了项目前期大量的现场实地考察及技术的研发,现场试验方案制定和协调实施。针对济莱高速隧道群的衬砌裂缝、破损、渗漏水、塌方等病害,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同时参与了隧道衬砌表面变形监测系统及安全预警成套软硬件系统、隧道衬砌表面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发,对项目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8年《山东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分析与研究》课题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4、杨伟刚:高级工程师,前期调研、技术研发。参与了项目前期大量的实地现场考察

6、调研;协助进行技术研发如隧道衬砌表面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发,以及后期的安全预警成套软硬件系统、衬砌表面变形的隧道结构健康诊断方法、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表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等各种技术的推广应用。5、陈兰波:高级工程师,现场试验、技术研发。负责现场的各种试验的总体部署,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协调,统筹兼顾;协助进行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协助进行了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表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等各种技术研发中的试验工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研究与应用”,A08-3-011-001,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2008年,第4位。6、刘航:高级工

7、程师,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协助进行隧道监测系统软硬件技术的研发;进行技术研发以及后期的安全预警成套软硬件系统、衬砌表面变形的隧道结构健康诊断方法、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表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等各种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使用。“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JB2012-3-71-R03,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第20位;“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安全监测系统研究”,JB2008-3-79-3,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第10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研究与应用”,A08-3-011-001,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

8、,2008年,第6位。“基于旧波形梁护栏改造再利用技术的A级护栏开发研究”A14-3-059-001,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2014年,第4位。“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及其足尺试验性能衰变规律研究”,JB2014-3-40-D01山东省科学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