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

ID:1647280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_第1页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_第2页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_第3页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_第4页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  【摘要】《天龙八部》是金庸悲剧的集大成之作。书中描绘了各色人物在命运操作和欲望支配下的种种痛苦和悲哀。本文从俄狄浦斯式悲剧,受困于佛家“三毒”的个人悲剧以及民族纷争下的社会悲剧三个方面,对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流露出来的悲剧意识进行初步阐释。《天龙八部》的悲剧艺术极大的增加了新武侠小说的文学意味和审美意境。  【关键词】金庸《天龙八部》“悲剧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项目编号B201202)阶段

2、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9-02  金庸的武侠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每一部小说都似乎力避大团圆的模式,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悲剧人物、悲剧事件层出不穷。从其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率领群雄豹隐回疆,直至封笔之作《鹿鼎记》韦小宝率七位夫人退隐云南,书中主人公往往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交织,展示了血雨腥风的江湖中的悲剧命运。  《天龙八部》无疑是“金庸式”悲剧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怀着悲天悯人的创作心态,夸张地描绘了各色人物在命运操

3、纵和欲望支配下的种种心态和情状,刻画了尘世众生的痛苦和悲哀。书中以段誉、乔峰、虚竹三大主角为代表的主要人物,似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命运”的悲剧色彩,他们的一次次奋进和抗争都不可避免的滑向不幸的旋涡。然而金庸不仅仅局限于“命运”给人造成的巨大的灾难与不幸,而是以尖锐的笔触直指人性中的卑劣和肮脏,深刻地揭示了“命运悲剧”的内在成因。同时,他又借助民族纷争的特殊历史时代,积极探询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悲剧冲突。把《天龙八部》称为北宋时期“罪与罚”,最为恰当不过。  一、“俄狄浦斯”式的命运捉弄  金庸的《天龙八部》和

4、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从表面上看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对《天龙八部》进行原形分析,就可以透过两部作品的巨大差异看到他们深刻的内在统一性。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最具有命定色彩的悲剧,俄狄浦斯越是想逃避命中注定的不幸,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魔圈。在此,索福克勒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命运是如此捉弄人,在压倒一切的命运前,人是多么渺小,无力,无法把握自己。以这样一种悲剧意识来反观金庸的《天龙八部》,就会发现作品中的主人公段誉、乔峰、虚竹身上都有俄狄浦斯的身影。他们都在与不幸的命运做抗

5、争,但他们都无法战胜命运,最后和俄狄浦斯一样被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以玄妙不可解而又不可避免的方式操纵着,走向更深的不幸。金庸似乎和索福克勒斯一样在讲述一个由命运之神造成的古老而又遥远的苦难。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通过段誉、乔峰、虚竹的命运悲剧充分展示了人和命运的尖锐冲突和命运对人的无情嘲弄,三位主人公都和俄狄浦斯一样在邪恶命运的摆布下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龙八部》作为一部人生的悲剧寓言,它反映了现代人对命运的思考和面对命运的不可知的困惑。  金庸作为一个通俗文学家,自称讲故事的人,他

6、自己说:“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然而,当金庸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天龙八部》中表现出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并以无法摆脱的偶然和近乎命定的绝对向现代人昭示生命的悲哀和无望时,《天龙八部》早已远远超出他讲故事的目的。也许金庸在塑造段誉、乔峰、虚竹时并没有想到俄狄浦斯的悲剧,但是当他在作品中对现代人的命运进行思考时,面对异化自身的物质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与索福克勒斯同样的困惑和悲观,而当他带着这种情绪寻找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便自然而然地激活了潜意识里的原型。  二、受困于佛家“贪嗔痴”的悲剧人生  金庸写作

7、《天龙八部》,受佛经的影响非常明显,不仅书名直接来源于佛经,书中内容也处处流露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的情节甚至是佛理的直接推衍。作为“神界”原型的“人界”的种种悲欢仇怨,在金庸“显微镜”观察下几乎可称凄厉恐怖。如果以佛家的眼光来看,则更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了。而书中的“怨”和“孽”又紧紧和佛家“三毒”联系在一起。“贪、嗔、痴”是三种普通的人性因素,佛家称之为“三毒”,它成为《天龙八部》人生世界里痛苦不堪的“因”和“缘”,也是书中除命运悲剧外各类悲剧的总根源。  《天龙八部》的权位之贪,仇恨嗔怒

8、,情欲仇怨这三条悲剧线索,组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网。以“贪嗔痴”三者为基础,《天龙八部》最大限度地综合了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书中所有的人物,无不生活在这样那样的痛苦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无可逃避的悲剧枷锁。贪、嗔、痴这三条巨绳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无处不在的网,每一个人都是网中人――而这一张网,正是“人世间”的一种深刻的象征。这样的世界中无人不冤,没有人能逃离这张巨网,所有的行为都造成了一份这样或那样的罪孽。  《天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