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

ID:16475148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10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_第1页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_第2页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_第3页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_第4页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化学除草大豆胞囊线虫病症状寄主受病后,根部表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须根增多。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28℃,10℃以下不能发育。防治方法2.5%涕灭威乳剂2.5千克,10%克线磷颗粒剂2千克。以上药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豆芫菁寄主与危害豆芫菁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茄子、番茄等。豆芫菁发生规律2代区第一代成虫5-8月份出现,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移后危害茄子、番茄等蔬菜。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转移到蔬菜等寄主上危害,以后数量逐渐减少。防治方法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稀释1000倍液。大豆灰斑病症状成大

2、豆灰斑病株期叶片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发生规律苗期低温多雨,发病重,常造成缺苗。成株期病害流行与降雨量、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症状典型症状为植株显著矮化,叶片沿叶脉搏褪色,呈现脉症,不久变为深绿、淡绿相间的花叶。发生规律凡种子带毒率高、蚜虫数量大和发生早,高温、干旱年份,大豆发病重。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治蚜,及时淘汰病株。大豆霜霉病症状大豆霜霉病成株期发病,初在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或圆形的黄绿

3、色小斑点,后渐成灰褐色。发生规律沿江及江南地区的5-6月份和东北、华北等地的7-8月份,气候较为凉爽时,如遇雨水多、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易于流行。防治方法可选喷1:1: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次。大豆黄叶病的防治  近几年,黄叶病在大豆等豆科作物上发病较为广泛,如不及时防治,对作物生长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早期发病、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不结荚。中期发病,即使结荚,也无粒,即使有粒,也瘪,造成严重减产或颗粒无收。  其原因如下:其一,长期施用化肥,农家肥减少,造成土壤板结。其二,近几年来

4、收麦使用联合收割机、焚烧麦茬现象普遍,破坏了土壤表层结构。其三,缺素症状严重:如铁、钙等。其四、细菌感染以上是黄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黄叶病的类型可归纳为:缺素型、细菌型、缺糖型等,长期连阴雨、光合作用差造成植物缺糖;出现黄叶,使之早衰、落叶、落化、不结果造成减产。  防治措施:1、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2、平衡配方施肥、补充微量元素(锌、铁、硫、钙);3、禁收麦茬、保护土壤结构;4、当黄叶病发生时可喷药微肥,每亩喷硫酸锌2两,配杀菌剂“保治达”一袋;植物调节剂“绿风95”或“三日灵”、“惠满丰”(任选一种),食用红糖2两,喷后三天变绿,恢复正常。豇豆类螟豇豆类螟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有

5、豇豆、菜豆、芸豆、豌豆、绿豆、刀豆、扁豆、大豆、水豆等豆科蔬菜。发生规律豇豆类螟喜高温潮湿的环境,田间搭架、浇水都会使危害加重。防治方法在花荚期防成虫及初孵幼虫,可用10%除虫精乳油3000倍液,2.5%活捕菊酯、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豆天蛾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绿豆、豇豆、刺槐等。豆天蛾发生规律雨水对豆天蛾的发生影响很大,若6-8月份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于其发生;但雨水过多,发生期推迟,过于干旱对其发生也不利。防治方法掌握幼虫3龄前施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

6、液喷雾。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寄主与危害大豆食心虫食性单纯,仅危害大豆。发生规律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化蛹期间若雨水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防治方法用2%杀螟松粉剂喷粉,可防治成、幼虫和其他害虫。大豆卷叶螟大豆卷叶螟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为大豆。发生规律多雨湿润的气候适于大豆卷叶螟的发生,干旱年份则发生较少。防治方法当卵孵化率达50%时,或田间开始开始出现卷叶时,进行第一次喷药,可用50%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豆秆黑潜蝇豆秆黑潜蝇寄主与危害豆秆黑潜蝇寄主除大豆外,还有赤豆、绿豆、四季豆、大青豆等豆科植物。发生规律在黄淮流域,

7、6月上旬降雨量多于30毫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多于40毫米,如有一定虫源基数,则易重发。防治方法在豆初花期,防治成虫兼治初孵幼虫。可用50%杀螟松、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大豆害虫黄腹灯蛾的发生与防治 黄腹灯蛾的幼虫称毛毛虫、叶毛虫,是危害大豆的一种主要苗期害虫。同时,这种害虫还可危害玉米、谷子、向日葵、蔬菜、杂草和果树等。1、形态特征。黄腹灯蛾的成虫体为白色,前翅散生许多黑色斑点,腹部和背部均为黄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