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ID:1649425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10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_第1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_第2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_第3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析论文  1危害症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初为褪绿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感病品种上病斑较大,宽1~2mm,长1~4mm,中央苍白色、黄褐色,边缘有较宽的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草黄色晕圈,数个病斑相连可形成叶片坏死区。由于弯孢菌叶斑病在不同品种上,特别是在抗病及感病品种上,病斑大小、形状、晕圈宽窄等特征差异极大,且容易与其他叶斑病相混淆,所以对其诊断应格外谨慎和注意。  2病原  病原为新月弯孢菌和不等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弯孢霉属。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32℃,分生孢子最适萌

2、发温度为30~32℃,最适湿度为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很少萌发。  3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越冬。带菌的玉米秸秆和杂草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进行再侵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属于典型的成株期病害,玉米苗期抗病性较强,随着植株生长抗性减弱。如遇高温、高湿,可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发生,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4发病情况调查  品种感病情况  在病情发展稳定时的玉米穗期对盐源县主栽品种进行了品种感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川单15号病情普遍率为4级,发病程度

3、较重;凉单4号病情普遍率为4级,发病程度较重;雅玉8号病情普遍率为3级,发病程度中等;惠单病情普遍率为2级,发病程度较轻;川单10号病情普遍率为1级,发病程度轻。  田间病源对发病的影响  根据田间调查,上年发病重的田块本年发病早且重。表明上年感病玉米植株残体残留田间,病原体病菌以菌丝潜于病残体组织上安全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遗落于田间的病叶和秸秆上,成为翌年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并作为中心病团向周围扩散。病菌分生孢子最适宜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宜湿度为超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则少萌发或不萌发。  发病时间及原因  玉米弯孢菌叶

4、斑病盐源县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比山东大部分地区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提前1个多月。玉米始发病时间距播种时间32~76d,始发病生育期分别处于苗期、拔节期和穗期。始发期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病害集中于雨后的7月10~30日。盐源县山区和半山区由于气温较低,发病较迟,病情较轻。由此说明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而干旱无雨不利于该病的发生。  病情发展规律  根据笔者对病情消长的调查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增长规律可概括为:发病期→急剧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平稳期,所对应的生育期是:苗期即可发病;急剧增长期从发病开始,一直到拔节、抽穗抽雄的大部分

5、穗期,整个时期可持续1个月,该期间每10d病指增长可高达50%左右;玉米进行抽丝的穗期阶段是病情的缓慢增长期,该期间可持续20d,每10d病指增长5%左右,病情增长基本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高值,与发病初期相比病指增长约3倍;玉米进入成熟期,叶片由于养分开始向籽粒转移而发黄,病情增长也进入了平稳期,直至接近收获时病情不再增长。  5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据调查,田间发病较轻的品种有农大108、川单10号等,可选用此类较抗病品种种植。  加强栽培管理,减小越冬菌源  合理轮作与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

6、清理或深耕深埋,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药剂防治  根据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情增长的特点,建议药剂控制病害的时间应从始发病时开始,重点控制病害的急剧增长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hm2;或%多·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施1次药,连续施3~4次。  论文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情况调查;防治方法  论文摘要:探讨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盐源县的发生特点和发病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控制危害,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