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ID:16521239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4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血栓形成论文: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自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脑血栓形成病人22例,本文现将脑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在总结和探讨。【关键词】脑血栓形成;护理;体会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供血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血管壁病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减少或中断,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和坏死,而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脑血栓形成常在脑动脉内膜病变基础上产生,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症状和体征。1临床资料22例脑血栓形成病人,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

2、6岁,平均年龄59.8岁。治愈8例,占36.36%,好转14例,占63.64%。2护理体会2.1加强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在病前曾看到过脑梗死后遗症对健康的危害,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瘫痪和失语是造成自理能力的丧失,给病人增加了精神上的负担,要做好精神护理,给予安慰、照顾病人,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2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分析处理。脑血栓形成病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预后差。因此,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询问、检查,并进行处理。有一例病人,入院后第3天出现发热,不能进食,护士及时查找发热原因,发现病人口腔内有大面积溃疡并继发感染。立即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溃疡处涂2%龙胆紫,并给予抗生素控

3、制感染。为了供给病人足够的营养,给鼻饲,每日4次,注入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每次200ml,温度37℃~38℃。由于观察详细,处理及时,很快消除了口腔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在日常生活中,对病情危重的病人,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而对病情稳定的病人,注意观察病人的患侧肢体痛觉、触觉、温度觉的情况,来辨别病情的好转,利于护理计划的反馈实施。2.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1)防止局部受压:根据病人受压的部位、皮肤弹性、色泽及有无肿胀等决定翻身次数。并进行床头交接班,共同检查患侧肢体受压情况。翻身时防止病人受凉,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为促进血液循环,每次翻身时对骨骼突出部位用湿热毛巾或

4、50%酒精按摩,消瘦病人的骨骼突出部位垫以气圈、海绵或海绵垫。局部红肿时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日3次,每次20min~30min。(2)避免局部刺激: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有污染及时更换。昏迷病人多有尿失禁,为避免尿路感染,男性采用阴茎套引流尿液,阴茎套每周更换2次。女性使用雨布,再铺上棉布垫,尿湿后及时更换。同时注意外阴的清洁,女性病人每日用温水冲洗外阴及臀部2次。22例病人,住院期间卧床时间最长的110d,最短25d,无一例发生褥疮及尿路感染。2.4加强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1)保持良好的体位:脑血栓形成的病人,一般1周左右肌张力开始增高,屈曲痉挛,此时应及时加强功能训练的护理。保持良

5、好姿势是防止足内、外翻、尖足及关节和手指屈曲痉挛的第一步,为将来下床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姿势打基础。防止足内、外翻,尖足,可带脚步行器,防止肘关节及手指屈曲痉挛,患肢放平,手握布圈。为了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可改变姿势,但始终保持足部的功能位。锻炼上肢时,护理人员站在病人的患侧一边,一手握住其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上方。第一步将患肢慢慢向上伸直;第二步再将患肢慢慢置于病人头顶,肘关节和肩关节自然屈曲;第三步回到原来的姿势,重复第一步;第四步将患肢横于胸部,回到原来的姿势。锻炼下肢时,第一步将病人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病人的患侧一边;第二步护理人员握住病人的患肢脚腕,另一手握在膝关节上面,使髋关节、膝

6、关节伸展、内旋、外旋、内转、外转,每月活动2次~3次。每次30min。同时逐步让病人坐起、站立、到步行。活动时要安慰、鼓励病人,使其加强信心坚持锻炼,这样效果很好。(2)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对言语不清及失语的病人,要注意其理解和表达能力。多与病人交谈,同时让病人伸舌、张口和注意说话的口形。训练过程中,尽可能和日常生活联系,先说单字,如吃、喝、要、拿等单字,然后再将字连词锻炼着说出来。还可给病人针灸,帮助恢复语言功能。3讨论脑的任何血管均可发生血栓形成,但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见,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分支为次之。当血压降低、血流缓慢和血液熟稠度增高时,血小板、纤维蛋白、血细胞逐渐发生沉积,而形

7、成血栓。其次,各种原因的脉管炎,可引起内膜增厚,管腔变窄,亦可引起血栓形成,如常见的钩端螺旋体脉管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胶原纤维病的血管损害等。此外,颈部外伤、感染、先天性血管变异也可造成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等可加速脑动脉硬化。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的意识改变、呼吸循环状况、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体温、脉搏、血压等,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应严格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