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

ID:16521966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4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_第1页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_第2页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_第3页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_第4页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设计论文: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与设计一、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树状、放射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其中环网接线是配网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配电网环网化,并将10kv馈线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段;保证在事故情况下,110kv变电容量、10kv主干线和10kv馈线有足够的转移负荷的能力。二、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飞跃,其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部门诸多,为此,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

2、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三、解决好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问题由于配电自动化(da)涉及的一次设备成本较大,目前一般仅限于重要区域的配网使用,而am/fm/gis则可在全部配网使用。若使用一体化可通过am/fm/gi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da在这方面的不足,故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实时scada和am/fm/gis的一体化颇为重要。所谓一体化,就是指gis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一致性得以保证,使得scada和am/fm/gis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3、。四、配置合理的通信通道通信系统信道的选用,应根据通信规划、现有通信条件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需求,按分层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予以确定。信道种类有光纤、微波、无线、载波、有线。主干线推荐使用高中速信道,试点项目建议使用光纤。五、选择可靠的一次设备六、配网自动化设计目标1.完善配网网架结构,具备足够的供电容量,具有灵活可靠的供电方式;2.配备必要的ftu、dtu、ttu等配电监测控制设备,及时准确的掌握配网运行情况;3.建立完善的配网通信系统;4.建立稳定可靠,功能强大的配网监视控制中心;5.建立完整、准确、及时更新的配网设备数据库;6.城市核心区域实现高配

4、电供电可靠性(99.99%);7.实现快速故障诊断、隔离、恢复送电。七、馈线自动化一般原则1.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础是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将馈线分成若干区段,实现对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的处的监测、保护和控制。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目的在于能对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故障状态进行快速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缩短故障恢复时间。要减少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就必须使线路合理分段,故障时只跳开靠近故障区段的上游开关,使开关动作引起的停电范围最小。另外,在进行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的过程中,尽量使开关不做不必要的动作,以减少开关

5、动作次数,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基于此,实现馈线自动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变电站出线开关不跳或少跳。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将影响出线供电的全部供电区域,停电面积最大。在设计馈线自动化方案时,最好是不让出线开关跳闸,至少要使出线开关少跳闸。3.尽量使靠近电源侧的开关少动作。靠近电源侧越近的开关,其跳闸引起的停电范围也越大,这不符合馈线自动化的目的。在设计馈线自动化方案时,应尽量使靠近电源侧的开关少动作。4.短路电流没有流过的开关尽量不动作。主干线故障时,支路分段开关和下游分段开关没有短路电流流过,不应让其跳闸。开关动作,将会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在设计馈线自动化

6、方案时,应尽量使短路电流没有流过的开关尽量不动作。馈线自动化模式与网架结构和分段设备紧密相关,要把馈线自动化模式的研究与网架结构和分段设备结合起来。八、实现模式1.分布智能模式馈线自动化。变电站出线速断保护带0.2秒延时,馈线联络和分段开关没有通信手段,实现馈线自动化而重点推荐的新型模式。分布智能模式是一种电流电压复合模式,靠ftu对电流电压的检测进行故障处理。分布智能模式中分段开关为断路器,分段开关处装设ftu,.使分段开关变成智能开关。这种模式不需架设通信通道,不需改变变电站出线开关和保护配置,出线开关仅需一次重合就能实现故障隔离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

7、这种模式适用于辐射线路或简单手拉手线路。分段开关处的ftu配置以下功能:l)合闸后加速功能2)有压延时合闸3)无压延时跳闸4)两侧有压闭锁合闸5)检测到故障电压闭锁合闸6)联络开关:一侧失压延时合闸2.集中控制与分布智能混合模式集中控制与分布智能混合模式主要是分布智能模式故障隔离的快速性,利用集中控制时供电恢复的灵活性,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馈线自动化模式更优。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馈线自动化终端利用分布智能模式快速隔离故障,然后主站根据上报的过流信息和网络拓扑结构以及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原则来选择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的最佳路径。这种模式可以适应复杂的多电源环网

8、结构。该模式中,需架设通信线路,需要配电子站或配电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