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ID:16709603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_第1页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_第2页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赣地矿发[2009]10号                             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局属各单位:  为切实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局《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地质人才,是我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找矿的核心力量。新一轮地质找矿高潮的到来,对地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局

2、地质人才队伍面临严峻挑战:总量不足、领军人物及创新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急需提高、高素质地质找矿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等。加快推进“人才强局”战略,引进、培养、造就一大批作风优良、技术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地质人才,对于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促进地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地质立局、地质强局”方针,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四个环节,完善政策,创新机制

3、,优化结构,改善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地质人才队伍,为促进地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局”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今后5年我局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种机制”,达到“两个明显”,培养“三种人才”,形成“四种氛围”。“一种机制”即:培养体系完善、使用评价科学、激励措施健全的地质人才工作新机制。“两个明显”即:人才素质明显提高(本科以上学历占60%以上,博士、硕士占一定比例);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三种人才”即:培养地质领军人才50名;培养地质技术带头人100名;培养青年地质骨干和

4、后备人才500名。“四种氛围”即:人才工作机制更活、人才发展环境更优、人才吸纳能力更强、人才创业热情更高。  二、创新人才选拔引进机制,构筑地质人才聚集高地   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

5、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一)规模和质量并重,有计划地引进地质类毕业生。  5年内通过“双选会”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引进地质类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为主)毕业生750名,以充实野外一线力量。  (二)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引进高素质紧缺地质人才。  制订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从社会人才市场和相关行业广泛优选45岁以下能担任大中型地勘(科研)项目负责、技术负责和有相应工作经历的领军人才、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等高素质地质人才。  (三

6、)创新引进模式,进一步完善柔性引进机制。  一是多渠道、多途径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引进、技术承包、参与技术诊断和设计、技术合作、合作经营、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地质人才。二是鼓励依托项目以灵活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三是挖掘外部人力资源。鼓励外部地质人才参与项目实施或项目负责人的竞争,吸纳院士、专家、高校教师及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和大学生等外部科技力量参与项目实施,使其教学实习、研究课题、科研(毕业)论文与项目挂钩。四是面向社会招聘大中型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对柔性引进的人才,可

7、发放人才津贴、以年薪制和利润提成等办法给予报酬或奖励。  (四)发挥退休地质人才的作用。  根据工作需要,返聘本局(队)或聘用社会退休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项目管理、“传帮带”等方面的作用,也可视实际情况让他们直接参与技术工作或项目实施,以弥补地质人才的不足。  三、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地质人才创造活力   (一)完善地质人才收入分配机制。  试行多种符合单位特点并能激励地质找矿人才积极性的分配机制,探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知识、技术、管理等诸要素参与项目分配的新机制;探索人才年薪制、

8、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多元化分配模式,实行收入分配与职责、业绩、贡献挂钩;研究把个人收入和项目效益紧密结合的分配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绩效分配办法,加大收入分配向地质找矿艰苦地区、关键岗位、一线岗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倾斜的力度。原则上保证上述人员年总收入高于其他同职级人员。  (二)优化地质人才考评机制。  确立人才考评标准和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