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

ID:16771062

大小:5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4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_第1页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_第2页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_第3页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_第4页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性的的经济学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性的本源作者:何钰烽社会科学追根到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在一切重要的论述的开头,对人类的本性加以分析和定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人类社会的所有重要事件无不根植于人类的本性之上。比如,获取食物、分配食物、交易、婚姻、养育后代、争夺、战争、乃至改朝换代等等个体和群体行为,简而言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被人类的本性驱使。关于人的本性问题自古以来是世界上的哲学家思想家争论的焦点。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争论。这一问题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2、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荀子则针锋相对的提出了他的性恶学说。荀子认为道德观念不是天然现成的,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众人努力和觉悟的产物。另一方面,许多哲学家认识到了,人在大多数时候是被自利的动机所驱使的。老子说:“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西方古典经济学常常将经济生活中的人定义为自利的人。17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我们发现发生争执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竞争,第二猜疑,第三荣誉。竞争使人求利,猜疑使人求安,荣誉使人求名。”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3、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无形之手的理论”,既市场中的个人的生产和交换是为了自利,并通过这种自利行为完成社会资源的自然分配。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谋取自己私利时,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自私的个体在不知不觉间服务于社会利益。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利己的打算。……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支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不是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

4、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国富论》霍布斯和亚当·斯密这种对于人性的判断和解释,其根本的出发点在与——人性是自利的。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与为此效力。这种观点后来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经济人”的这种观点,虽然很容易被每个人感受和理解,但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比如,假如人性都是自利的,那么为何还会有人志愿去为他的国家打仗?要知道,一个人走上战场的生存机率和收益之比,较危险的抢劫还要高的多,因

5、为作战甚至毫无收益还要搭上性命,例如一战时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法国凡尔登拉锯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由于机关枪的大量使用,造成惨重的伤亡。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相比之下强盗却很少首次抢劫就丢掉性命。为什么我们要对别人的苦难深深的感到同情和难过。为何很多人会把自己的财富捐献给社会,显然人性不是简单的“自利说”能解释通的。20世纪的哲学家罗素也曾经指出: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

6、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正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上的利己在社会科学中可以视为基本的动机。马克思也同此见解。在这一点上他们是错了。当追求商品的欲望离开了权力与荣誉两种欲望的时候,这种欲望也就有限得很了,只需适当数量的财富就能完全使它满足。——罗素《权力论》罗素(BertrandRussell)在《权力论》中,他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人会有荣誉的欲望,

7、这种欲望的根源在哪里。我在这里,对于这种欲望的产生给以更多的进化心理学和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的分析,显然对于人们理解人类的本性至关重要。长久以来,世界上的哲学家们不厌其烦的讨论着——上帝、上天、神圣、崇高、善良、邪恶。但是,既然上帝、上天不可证明,神圣自然也没有根据;善恶又极易划向个人好恶的深渊。看来人类似乎只有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下去了。在问题的另外一面,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现代人类以新的契机从新认识人类的本性和行为。现代生物学、动物学、心理学特别是进化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新发现,所有这些的科学的成就给现代的人们以全新的空间来重新探讨

8、“什么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