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ID:16827258

大小:18.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5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_第1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_第2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_第3页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3月19号开始,我们又来到了交通路小学见习。与之前的见习不同,我们这次并不是下到班级听随堂课,而是在多媒体教室听一些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给我们上优质课。听这样的课自然让我们收获更多。有的老师真的上的非常好,不仅学生听得很认真,连台下的老师都沉浸在其中。所以,虽然每次都连续听两个多小时的课,但我并不觉得疲惫。第一天去上课,是由两位老师跟我们上同一节课——重叠问题,这样的同课异构让我们听着很新鲜,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样类型的课。两位老师都上的非常好,但风格不一样,重点也不一样。黄老师的课堂很精致,运用了很多道具。整堂课都是学生是主体,老师一

2、直起着引导的作用。并且黄老师的重点放在对集合图的认知上。而林明老师的重点则是放在学生的数学思想方面,有较多的抽象内容。与黄老师精致的课堂不同。林老师的课堂朴实、简约。在韦恩图形成方面,黄老师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画出韦恩图,而林老师是“逼”着学生去形成韦恩图。在练习方面,黄老师用的是书上的小鸟飞和鱼儿游,而林老师用的是爸爸抽烟喝酒的习惯来巩固,引出既不喝酒也不抽烟的在圈外,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上法,同样优秀,同样达到课堂目标。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更好地发现了彼此的优缺点,以便日后更好地上好这堂课,也让我们学到了更多。还有一课

3、让我印象很深,是江玉光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并不是因为江老师上的特别好,而是因为这节课他上了两次。第一次的时候,他上得并不成功。这是一节概念课,上起来比较生涩。由于在讲“一位小数”的部分江老师讲得不够清晰透彻,导致后面的内容学生听起来有困难,理解起来也有了一定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课,江老师卷土重来,重新上了一次“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次的课相比前一次,江老师换了一种教学思路,上起来更加流畅,更加自然。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讲小数产生的部分,还是讲得快了点。江老师通过三把尺子来教,第一把没有刻度,但学生无法发现彩带是尺子的十分之一,做的不够细

4、致。虽然第二堂课上的也不是很成功,但江老师的勇气值得钦佩。在第一次上的不成功的情况下,江老师顶着巨大的压力,从头再来,并且完成的比第一次更好。值得我们学习。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

5、bintravelneeds.Bus见习结束整理笔记的时候发现,我们真的听了了很多优质的课。林冰老师上的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充满了童趣。首先,老师以“百家姓”引入,再与学生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1.两人轮流报数;2.从1开始按顺序谁先报到20,谁赢;3.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报3个数。这个游戏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全顺着老师的思路进入了课堂。接着就是出现喜羊羊,让学生数数。从一个一个数,再到十个十个数,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课的最后,老师又回归到原来的那个游戏,这次游戏规则改成从1数到100。不仅很好地复习了今天所

6、学的内容,还给学生留下悬念,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让人意犹未尽。让我印象最深的老师莫过于杨洪涛老师了。杨老师的课堂大气又很细腻,活泼生动又很高效到位。他的课“三角形的特性”幽默又很“神奇”。老师事先用隐形笔在准备好的图形上画出三角形,后用水喷在上面,现出三角形。学生惊奇,完全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气氛瞬间点燃。并且杨老师的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如:活命三角形,最高的埃及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高138米,就像万科楼四十层那么高。这不仅跟生活联系紧密,还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老师书本的概念解释得非常好,如“围成”。练习的运用与概念的配合紧密,如:出示6个类似三角形让学生判断,

7、学生回答:下面的线段是弧线。老师及时做出纠正:既然是线段了怎么又是弧线呢?潜移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杨老师的另一堂课“三角形的高”也让人难以忘怀。这堂课一开始杨老师以一些“神奇”的图片与学生互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胡夫金字塔引出三角形,水到渠成。后面从高的解释到高的画法有机地融合,糅合得非常无痕,并且用两次解释反证什么是高,更具有说服力。我个人认为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是用变式的角度来上课。在教学生如何画三角形三边的高时,通常学生会反应不过来,但杨老师将三角形旋转,问:三角形的高还是不是原来的高。这样的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会画三角形三边的高

8、。还有一个亮点是渗透对孩子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当检验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