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

ID:16904841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_第1页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_第2页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_第3页
资源描述: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家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参考文献:[1] 原瑞桐.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2):54-55.[2] 姚俊英,陶应龙,孙德强.COPD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观察[J].新疆医学,2009,39(12):99-100.[3] 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7-380.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危重患者营养消耗增加,营养不良,撤机困难和呼吸肌疲劳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增加[1]。营养不良可改变骨骼肌的代谢和结构,损害呼吸肌功能和通气动力,也可严重损害机体的防御功能

2、,延长患者脱机时间[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0%[3],并且容易出现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及撤机困难。因此,营养支持在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选取了66例实施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6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入选条件:①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存活时间大于7天;②无代谢性疾病及炎性肠道病史;③机械通

3、气期间无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或出血;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实施观察阶段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血液制品。将以上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试验组(EN组):患者留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予以EN支持治疗,男22例,女11例,年龄58~89岁,平均(66.8±5.7)岁。对照组(PN组):患者均留置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给予PN支持治疗,男20例,女13例,年龄52~91岁,平均(67.5±6.9)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已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 营养支持治疗1.2.1 营养支持目标 每日基础热量消耗每日基础热量消耗(ba

4、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M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为体质量(kg),身高为H(cm),A为年龄。男性:BEE(kJ/d)=66.7+13.75

5、M+5.0H-6.76A;女性:BEE(kJ/d)=65.5+9.6M+1.7H-4.7A。呼吸衰竭实际需要量为BEE校正系数期刊论文发表扣扣1269292199(男1.16,女1.19)+10%BEE。1.2.2 营养支持方法 EN组从机械通气第2天开始给予EN液,本试验所用EN液均使用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第1次给予具有预消化功能型EN液—百普力应用,以后均使用能全力,能全力的能量配比为蛋白质16%,脂肪35%,碳水化合物49%。PN组给予由20%脂肪乳、18-氨基酸(凡命)、安达美、水乐维他、丙氨酰谷氨酰胺、格列福斯、多种微量元素、50%葡萄糖液等配置成1 500~2 

6、500ml的营养液加入3L袋中,由深静脉连续输注,同时胰岛素伴行泵入,注意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1.3 监测指标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测定;②上臂肌围测定;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④入住ICU时间;⑤撤机时间。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期刊论文发表扣扣12543243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 果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7、均>0.05)。PN组治疗后除血清前蛋白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组治疗后4项指标与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讨 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患者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不仅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还可导致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5]。机械通气会使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