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ID:16961988

大小:39.8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26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时间:XX年7月25日至8月23日  活动地点: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宜春市奉新县干洲镇水头村  主办:  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  宜春市委市政府共青团宜春市委  共青团袁州区委共青团奉新县委  袁州区水江乡人民政府奉新县干洲镇人民政府  承办: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  正文:  继XX年寒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后,XX年暑假,在社会各界机构、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的XX年暑假“返乡支农,支援家

2、乡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返乡支农活动,本文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同时为了成功地探索“返乡支农模式”,本文以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为研究个案,进行了着重分析,提出了我们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农村青年的期盼。  一、团队介绍  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是由,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各乡镇农村大学生和当地农村在外务工青年共同首创,志在号召和组织领导更多的农村青年投入到“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的民间团队。它成立于XX年10月份,在全国支农活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它独辟蹊

3、径,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返乡支农支教”模式。XX年寒假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组织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25位当地农村大学生和农村务工青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开展了全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返乡支农活动。XX年暑期,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开展了第二次“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在团队号召和第一次活动的影响下,最终确定了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18名队员参加此次返乡支农活动,他们分别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冯军;齐齐哈尔大学的刘志生、陈晓菊、赵振娜、赵忠研;江西农业大学的林亮亮、张蓉、唐建红、易锡成;井

4、冈山大学的邓飞、石朝莉;长安大学的唐仁根;北方民族大学的欧阳光平;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毛志斌;赣南师范学院的李建发;厦门理工学院的易华清;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易云;贵师范大学的黄勇。  二、活动概况  在返乡之前,我们的支农地点选在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后在宜春团市委的帮忙下,我们拓展了奉新县干洲镇水头村。这样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个村子里先后开展了返乡支农活动,7月25日——8月11日是在上洞村,为期18天;8月13日——23日在水头村,为期11天。  为了方便总结,我们以“分总”的模式结构此文,即先以上

5、洞村的返乡活动为主体,辅以水头村的返乡支农活动,然后总体反思我们XX年暑假返乡支农活动。  (一)、活动第一站: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  1、上洞村简介  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与萍乡市上栗县桐木镇接壤,是赣西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它四面环山,远离市区,被称为水江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但是上洞风景优美,是狼牙山五壮士刘梓华烈士的故居地,也曾经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行军中的宿留地。全村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达1XX亩,绝大部分为未开发的毛竹覆盖;水田约900亩。全村600多户村民共约2700人,全部为汉族,

6、被分为17个村民小组,六大片区;各区之间距离较远,山路陡峭,特别是学生上学的山路更是异常危险。全村共有1600多位在外务工农民,280名共青团员,学生人数约240人(不包括学前班)。全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有低保户36户,残疾人80多位,人均年收入仅1000多元。年久失修的房子依然大量存在,仅有一半左右的房屋是1987年以后新建的,甚至有房龄达到170年之久。上洞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工、毛竹粗加工、采煤以及花炮加工,所产水稻全留作自用。  上洞村远离外界,乡土气息浓厚;但是信息闭塞、精神

7、文化匮乏以及教育事业严重落后。全村没有一个英语老师,上洞小学的教育设施极其缺乏并且学习环境极差。无疑,这样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农村少年的茁壮成长。  鉴于以上对上洞村村况村貌的调研了解,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在使命和责任的驱动下,毫不犹豫地来到了上洞村,开展了为期18天的返乡支农活动,活动时间是XX年7月25日至8月11日,活动内容主要是以下四项:阳光创梦学校支教活动;返乡支农活动启动仪式;阳光全家福活动;电影下乡活动和返乡支农文艺汇演活动。  2、前期准备工作  自XX年4月份开始活动策划一直到6月份

8、,共确定18名队友参加此次活动,在团队“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的精神和理念的召唤下,一大批有志农村青年和社会人士积极响应,通过电话和qq等远程联络方式维持团队运作。具体为每两周召开一次qq群网络会议,在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每个人把对农村和活动的想法都说出来,增进了友谊,维持了队伍团结。  在返乡前,队友们必须主动学习“三农”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要求队员在活动开始前至少要看两本有关“三农”理论与实践的书籍,以及自带数量不限的三农书籍供队友们交流学习使用,队友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渠道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