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

ID:16977688

大小:15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26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_第1页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_第2页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_第3页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_第4页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业务发展史浩渺一.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1840s-1890s中文报刊的业务状况①在印刷上,雕版→铅印→石印,但雕版到1890s仍然存在。印刷机长期用畜力或手摇的,直到1890s申报才使用了煤气印刷机。②在版式上,鸦片战争前后,多是中国土纸印刷的线装书式。60年代出现了一些用进口白报纸印刷、仿照外文报纸版式的报纸。但70年代《申报》创刊后却出现的倒退。③在编排上,大都流行一种格式:首论说,次为上谕、宫门钞、辕门钞,再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末为本埠要闻。④在写作上,由外人编撰的中文报刊,新闻还较为记实、简洁。但1870s后,一批旧式文人参加了编撰,混淆文学与新闻的界限。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差、地位低。

2、⑤出现了新闻画、画报;大都刊登文艺作品;日益重视经营,广告增多。⑥中文报刊的外国主办者们,出于自身利益,或不用西报版式,或任凭鬼神、风月泛滥,或从通俗转向高雅。所以外人虽将近代报刊的基本业务模式带入中国,但并不是中国业务水平的推进者。二.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1.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形式上大多模仿当地中文外报。少数报纸如《循环日报》则在政论的写作上有所革新,其紧密联系现实、重视思想而不拘泥于形式的原则,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并对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2.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①出现了一批文摘报。这些报刊大多是综合性的,内容丰富。②出现了一批纯白话报刊。维新派创办这种报刊目的是扩大读者面,广开民

3、智。③出现了一些文艺小报。这些报纸以刊载文艺小品和社会趣闻为主,主办者大都是有一定爱国倾向的落魄文人。这些小报往往以“讽世”、“觉世”标榜,但消闲和牟利性都是很明显的。④创办了一些妇女儿童报刊和专业、行业报刊。⑤出现了一些官报。拒绝议论,业务最落后。3.维新派报刊①提高了论说水平。有些还夹叙夹议。②创造出了时务文体。③新闻不多但对新闻的态度严肃。批评猎奇、造假。三.清末民初1.资产阶级革命派①言论的加强。 1)篇幅大。 2)文风上大多是新民文体,比时务文体更严密犀利、学识水平更高、更通俗。 3)出现了时事短评。②新闻的加强。 1)社会动荡,读者对新闻的需求迫切。交通和电讯的发展又有利于消息的

4、传递。 2)许多报刊重视特派记者,但专门派本社记者赴外地采访突发新闻的情况还不多见。 3)新闻分类变化,政治新闻最受重视。 4)体裁和写作有所进步。 5)报人素质提高,地位提高。③编辑的进步。 1)西式版式普及。 2)打破首论说的框框,开始用标点断句,栏目设置变细。 3)标题有革新。 4)大都设有文艺副刊。图片和漫画受重视。④普遍重视发行和广告。力图办成资本主义企业。2.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①新建政权机关报取代前清官报。②经济、教育、妇女报刊大量出版。③出现了国人自办通讯社。3.“二次革命”、一战爆发后政论的衰退和新闻的加强①由于袁、段等军阀的暴政,又由于党派报刊宗旨、思想水平的下降,政论即易

5、贾祸,又不再为读者所看重,因此政论在报上的篇幅剧减。有的报纸为摆样子,还发几篇四平八稳的政论,有的则只有一点不痛不痒的短评。②一战爆发,刺激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电讯大增。因电讯过于简略,记实性、解释性、述评性的报道也乘时涌现,不少通讯是第一人称写法,翔实生动,夹叙夹议,较受欢迎。上海等地大报纷纷增聘记者,并重点聘请优秀记者驻首都,如黄远生、邵飘萍。四.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形成1.民营报业——《申报》、《新闻报》向现代企业化报纸发展。2.五四时期的重大变革①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广泛运用。《新青年》起了带头作用。②报纸编排的改进和四大副刊。③国际通讯报道的加强。 1)背景:一战后世界革命运动高涨,

6、把中国和国际政治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人们更关注国际形势。同时路透社垄断了在中国的发稿权,无法满足需要。 2)俞颂华、瞿秋白访俄。 3)周恩来的旅欧通信。五、十年内战时期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211.民营报业(245)①《申

7、报》与《新闻报》 ②《时报》等其它民营报纸 ③都市日报六.大革命时期1.根据地新闻事业①注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左倾错误也导致了对批评对象的“无情打击”。②依靠群众办报,实行通俗化方针。建立了群众性通讯网;重视读者反馈;普遍组织读报组。但在左倾影响下,文风上也多少染上了洋八股的习气,不少文章、标题采用外来语和音译词汇,增加了读报困难,甚至闹出笑话。2.《申报》的进步改革七.抗日战争时期1.《解放日报》与《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