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

ID:1697991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_第1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_第2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_第3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_第4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市场理论和市场史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在农村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元旦又由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变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几年来成绩斐然。1985年,农村专业户已发展到2,500多万户,粮食商品率由七十年代的20%上下增长到30%以上,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大幅度增长,商品率达90%,农村一片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此事发我深思。我国商业素称发达,或谓春秋末已进人商品经济。何以两千三百年后还要大力疏导流通、提倡商品生

2、产?我想从市场理论和历史实践上作些摸索,或有助于时贤的研究。这有两个问题:一、市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二、商品是怎样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所论以农产品的流通为主。市场理论:分工论马克思曾赞赏重农学派,因为他们是从生产而不是从流通出发来研究市场问题的。他们的市场理论可简示如图一。农业劳动施于土地,生产产品P,适足供劳动者全部消费。而当他们生产一个增加量P’时,自己已无需要,于是交给非农业劳动者。后者拿它工粮食和原料)制成工业品Q,却非自己所需(因为他们实际是工人),便把Q交给农业劳动者。这样,工业品和农产品一交换,就出现市场M。图一重农学派的市场理论(JamesSteuart,

3、1767)马克思说:“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仅仅因为有其他商品成为它们的等价物,仅仅因为有作为商品和作为价值的其他产品同它们相对立”。“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列宁根据上述论点,提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这一命题。他说:“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有一个市场的图式,我把它简化改编如图二。这图之(1)表示每个生产者都生产I、Ⅱ、Ⅲ类(例如吃、穿、用)的

4、产品,这完全是自然经济,没有市场。图之(2)表示生产者A放弃了Ⅲ的生产,加倍生产E,其他生产者也必须调整各自的产量,以满足全社会12个单位的消费需求。这样,有余和不足必须通过市场交换了。图之(3)表示每个生产者都变成Ⅱ或Ⅲ的专业户,市场扩大,商品量占到总产量2/3。再进一步就是有人放弃Ⅰ(粮食)的生产,另有人成为Ⅰ的专业户,那就是完全的商品经济了。《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718页。《列宁全集》第3卷,1959年版,第17页。《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83页。原图式见《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78—79页。原图不仅表或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还表现资本主

5、义雇拥劳动的产生和发展。这里仅取其市场部分,故简化,又为适应中国读者,改变其标号。其所以出现分工和专业化,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专业户可以有较大经济效益。不仅各产业部门,一项生产的各工序的专业化,也产生同样效果。“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这种理论似乎尽善尽美,也完全符合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实践经验。但考之历史,却未必然。历史上各种市场的形成,并不一定靠分工。《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85页。市场史:不依靠分工的市场马克思说,最初的交换是出现在原始公社的“尽头”,即“和其他公社接触”的“边界”;交换的东西主要是“奴隶、牲畜、金属

6、”等。既然是两个相邻。的公社,自然条件差不多,就不会有什么分工。不过是一个打了胜仗奴隶多了;另一闹瘟疫,牲畜少了;互相调剂而已。当然原始社会后期有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过,近年来学者对世界范围的各落后民族的考察,对于这次大分工颇有怀疑。即使是所谓渔猎部落,其食物也主要是靠采集和种植。恩格斯也说过:“专靠打猎为生的民族,是从未有过的。”°地方小市场,即农村集市,原来也是这样一种余缺调剂的市场。交换双方都是当地农民,交换的东西也大都是每家都能生产的,并不必需有社会分工。在中国市场史上这种市场发展较快,到宋代,商税一半出在地方小市场。明以后,粮与布的交换日趋重要,到清前期,交易额

7、年达九千万两,居全国市场交易额之首。±可是,尽管它是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交换,也不需要分工-每年约3亿匹的商品布,都是农家副业生产的。直到20世纪初,农村还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专业户。第二种市场,城市市场,其形成也不是由于社会分工,而是由于剥削。自从有了剥削阶级,地主、贵族、官僚(和他们豢养的食客、仆从、军队),都要在城市购买生活资料,于是商贾云集,城市市场大兴;无论希腊、罗马还是春秋、战国,都是这样。中国不同于西欧者是,较早废除了领地自给经济。随着剥削量扩大,城市市场继续发展,达于高度繁华——《西京赋》、《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