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

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

ID:16981632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_第1页
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_第2页
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_第3页
资源描述:

《松解椎间盘 突出 之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松解椎间盘突出之痛医学论坛报 2013-10-17 分享文章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疼痛科何明伟颈、腰椎间盘突出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变性的发病率为15%左右,而颈椎间盘突出、变性的发病率更高。疼痛是颈、腰椎间盘突出、变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若不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将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及工作、生活。临床上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及其所致疼痛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牵引治疗及有创治疗(神经阻滞和注射、微创外科手术)等,本文主要介绍常用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病例简介病例一患者女性,43岁,因“颈肩部疼痛5年,左上

2、肢麻木8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长期操作电脑出现颈肩部疼痛,休息或口服镇痛药物后缓解。8个月前出现颈肩部疼痛加重伴左上肢麻木、无力,自行口服止痛药物,疼痛缓解不明显。门诊考虑颈源性疼痛,行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后,当时疼痛明显缓解,1周后疼痛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专科查体:第5~7颈椎(C)椎体旁压痛和叩击痛,臂丛牵拉试验(+),加强试验(+),左手肌力较对侧减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7分。辅助检查:颈椎磁共振成像(MRI)示,C5~6椎间盘突出,C2~7椎间盘退行性变。诊断:颈椎间盘突出(C5~6)、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治疗经过:行微创神经

3、介入镇痛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无特殊不适,返回病房。持续给药3周后,停止给药,行C5~6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术后颈肩部疼痛较前减轻,左上肢麻木消失,VAS评分1~3分。病例二患者女性,61岁,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腿疼痛,疼痛较剧烈,VAS评分6~7分。持续性酸胀痛、放射痛,背伸及久坐站立时疼痛加重,行走及平卧时疼痛减轻。4年前出现行走后双足及小腿麻木。在当地医院行针灸、推拿按摩治疗,效果不佳;行椎管内注射治疗,症状缓解,但疗效不持久。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专科查体:第3~5腰椎(L)椎体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正常,感觉无

4、异常。VAS评分4~6分。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辅助检查:CT示,L3~4椎间盘突出、L4~5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继发椎管狭窄。腰椎MRI示,L3~5椎间盘变性。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5、(双侧L3~5)、腰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治疗经过:予以硬膜外松解后置入导管,持续给药消炎后,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颈、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口服药物治疗 常用的口服药物主要有镇痛剂、肌肉松弛剂、镇静抗焦虑药物等。应用最多的镇痛药物是各种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这些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前列腺素对组织的致敏作用减弱,同时抑制组织胺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等。此外,这类药物还有退热、消肿、改善僵硬程度等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常见,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其次是对造血系统、肾脏、肝

6、脏亦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还可导致变态反应。由于药物作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药效强度等不同,故应根据实际需要个体化选择。这类药常用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治疗,慢性期治疗效果减弱。为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损害、延长其作用时间,可选用肠溶剂、缓释剂、药物前体等制剂。对腰痛伴持续性腰肌紧张的患者,可应用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巴氯芬等。对腰腿痛严重影响睡眠且精神焦虑者,可应用镇静及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等),该类药物与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加强镇痛效果。对处于急性期因脊神经根水肿,引起下肢剧烈疼痛的患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以消除神经根水肿。此外

7、,维生素B1、维生素B12、谷维素等神经营养药物对神经损伤有一定恢复作用,故可在治疗过程中适当配合使用。牵引及手法治疗 牵引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减少椎间隙内压,迫使凸起的椎间盘变平,拉紧黄韧带及关节囊,扩大椎管容量。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持续牵引法、自身重力悬吊牵引法、大力水平短暂牵引和瞬间暴力牵引等。推拿、按摩、旋搬等手法治疗均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或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的相对关系的作用,可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症状。卧床、物理治疗配合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常可较好地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有创治疗locatedintheTomb,Dong

8、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